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690138
大小:5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拟试题(典型案例)5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词就其本来性质而言,是歌辞,是广义上的诗歌的一种。中国古代的诗歌,向来同音乐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如《诗经》的全部和《楚辞》的一部分,以及汉魏六朝乐府诗,原来都是配乐歌唱的。但随着新的音乐和新的歌辞的出现,原来的歌辞往往成为纯粹的文字作品,譬如《诗经》到了汉代,汉乐府到了六朝,都只有少数还在传唱。而六朝人和唐人所写的古乐府诗,也都只用于诵读。汉魏六朝主要的音乐系统为"清商乐",而到了隋、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系统--燕乐。它是由西域流入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和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
2、种音乐相融而产生的。"燕乐"至唐代大盛,其歌辞起初叫做"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在唐代,不少文人诗歌(尤其是七绝)被伶伎直接用来配合音乐歌唱,如《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就是杜甫的七绝《赠花卿》。但以齐言的诗入曲必然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应曲调格式,就需要做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和声等,这样才能和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与此同时,也有人一开始就按照曲拍的要求来写作歌辞。近代在敦煌发现了一批唐代民间曲子词的抄本,这些歌辞的句式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在字数、平仄等方面似尚无严格规定。一般把这种曲子词视为词的原始形态。词形态完全稳定以后,是一种具有严密的格律形式
3、、句式参差不齐的诗体。每首词都有以词牌命名的词调,表明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规定了一首词的文字格律: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断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到后来,词和音乐脱钩,词成为书面文学,词牌就只表示文字的格律形式了。词能成为宋代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当然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其音乐特征和句式上的变化,更取决于它在抒情表现上的某些特征。诗的发展历史很长,功能也复杂,词则具有更为单纯的抒情性。而且,在苏轼、辛弃疾那种"豪放派"出现以前,词很少像诗那样触及严肃、沉重、宏大的主题,它关注的主要是男女欢爱、相思别离、风花雪月之类。这些更具有个人性的、与日常生活更贴近的情感内容,在词
4、中获得充分的表现。诗的语言通常追求精练,常用浓缩和跳跃的笔法,所以很难在细节上展开。而词的表达更为浅显和委婉曲折,意脉的流动较为连贯,因而能够将情感呈现得更为细微。像温庭筠《更漏子》的下阕写"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诗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词的长短句格式,也不能只看到它与音乐的关系。参差错落的节奏本来是由音乐旋律决定的,但同时,这样的形式也更适合上述抒情偏向的需要。古人有一种习惯的说法,把词称为"诗余"。"余"者,余绪之谓也,诗中说不尽的、不便说的,就拿到词中来说。在古人一般的观念中,词较为轻巧、浅俗,格调不如诗高雅,有点小看它。
5、但正因为如此,词的写作更少拘束,更为自由。而对于喜好和擅长写作词的诗人来说,则未必有轻视的意识。(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诗、词和音乐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诗歌有一部分原本是配乐歌唱的,如《诗经》、汉魏六朝乐府诗等。但到了后世,许多诗歌就只用于诵读,如六朝人和唐人所写的某些乐府诗。B."燕乐"是从西域流入的以龟兹乐为主的胡乐和以清商乐为主的汉族音乐相互融合的产物,盛行于唐代。一般来说,配合燕乐而写的歌辞可视为词的雏形。C.唐代文人创作的七绝,是当时燕乐歌辞的来源之一,但为了与曲拍相合,配乐歌唱时
6、需要做破句、重叠、和声等处理。这是因为以齐言的诗入曲,必然与曲调格式不相合。D.唐代时有人一开始就按照曲拍的要求谱写歌辞,这是燕乐歌辞的又一来源。这些歌辞句式大多参差不齐,格律尚不严密,近代发现于敦煌的唐民间曲子词是其代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杜甫的七绝《赠花卿》,就是《乐府诗集》所录《水调》的第七段,这说明唐代存在伶伎直接拿文人诗歌来配乐歌唱的现象。B.在语言风格和笔法上,词具有不同于诗的地方,其表达更加浅显、委婉曲折,语意的推进发展更为连贯,因而抒情更加细腻入微。C.词的长短句格式,不仅是由音乐旋律决定的,更是抒发情感的需
7、要,而后者是决定词能够成为宋代文学主要代表的更重要的因素。D.词具有更为单纯的抒情性,主要是抒发男女欢爱、相思别离等更具个人性的、日常化的情感,很少触及严肃、沉重、宏大的主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形态完全稳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起先它规定了词的分片、断句、用字,表明了词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后来只表示文字的格律形式。B.从"诗余"的含义可以看出:一方面,古人一般认为词的格调要低于诗一等;另一方面,词的产生,其实是广义的诗歌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对诗不足之处的扩展和补充。C.温庭筠《更漏子》的下阕所表
8、现的离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