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8048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入世后建筑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入世后建筑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建筑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产业,本身起步比较晚,它作为一门产业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确认。我国建筑勘察、设计、施工行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未能按国际惯例建立以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为核心的建筑业管理机制,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绝和资讯不通,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和规律,缺乏与国外大承包商在同一环境下竞争的实践和经验。 据统计,仅1998年,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己有91家。中国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承包商涌入,这对我国的
2、国有建筑企业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入世贸对于中国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的建筑业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入世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外资会更多的进来,会创造更大的投资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建筑市场的增量。外资投向我国的能源、交通、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从而为国内建筑业的就业提供很大空间,进而带动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其次,促进建筑业国际化经营。国内市场上的国际化竞争加剧,迫使我们从国际市场上找出路,必然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按国际市场需求、国际标准体系、价格体系、国际惯例来组织生产,促使国内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较快地与国际接轨。 二、入世
3、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挑战 我们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体制的挑战。加入WTO后,地方保护、部门保护都将弱化乃至取消,国内外企业基本上处于平等竞争地位。我国建筑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监理体制及工程风险管理体制与国际有很大差距;我国还未建立以工程担保和工程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使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减弱;我国市场中介组织很不规范,其公正性、公平性有限,丧失客观性;市场准入制度虽初步形成,但缺乏严格的市场清出制度。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很难适应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其次是人才的挑战。我国
4、建筑施工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方面不比发达国家同行逊色,但一专多用的人才普遍比发达国家少,工程成本必然提高。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资本和跨国公司将会以各种优厚条件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与我们争夺人才,必将加重人才流失。 再次是市场的挑战。国外大型建筑业承包商逐步进入我国建筑市场,现行市场格局将被打破,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治理和工业成套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加人WTO后,我国建筑市场规范化的压力将迅速增大,工程项目承包对承包商在管理、技术以及资金和风险承担方面的要求将更加苛刻。3 最后是价格的挑战。入世后价格的
5、挑战十分严峻,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使行政型定价向市场形成价格方向转变,使价格随行就市,政府可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作为价格形式的综合参数进行调控,通过价格竞争促使企业进步。入世后我们还面临另一个价格挑战,就是我国企业的利润并不完全作为利润来使用,例如折旧率偏低、补偿不足、福利奖金、住房补贴、职工医疗等都是从利润中开支,而在国际上大都是列入生产成本的,因此在会计成本预算上也必须与国际接轨。 三、针对挑战可以采取的多种对策 1、观念的转变。树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观
6、念,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迅速地把实力转化为竞争力。建立起真正的市场主体,要一步调整结构,剥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花大气力尽快向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管理型公司转变,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2、企业运作体系的发展。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应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建立相结合,包括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核心有机地构建协调运作的建筑业现代管理模式。开拓和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一方面使国际市场成为减少国内市场波动的调节手段,一方面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使之成为应付国际市场
7、变化的缓冲机制。 3、利用政策、法规保护我国的建筑市场。要加强对国际惯例与规范的学习与使用,加快建立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针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建筑市场规范管理不尽一致的状况,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灵活地对建筑企业采取适当保护模式,对建筑市场管理按照《建筑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使其在较短的调整时间内,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4、人才的培养。为适应WTO和经济时代的要求,还必须制定科技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资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跨专业、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和应用人才方面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以跟上科学技术发展和知
8、识更新的步伐。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体系,主要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