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

ID:11247630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_第1页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_第2页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_第3页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_第4页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地名与广东历史时期盐业分布研究.freelesandSaltIndustryDistributionofGuangdonginParticularHistoricalPeriodsal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2.SchoolofArtsfoFujianNormalUniversity,.freeleistheexclusivenamepeoplegivethenatureorthepoliticalgeographyentityinaspeciifcspace,anditisthelanguagecodenamethatpeopleproducedi

2、nordertoassociate.Asthefossilofthelanguage,hteplace-namehasfunctionpointingoutthespecifichistoricalperiodandregionalculture.Loctaedinthesouthenrcoastalareaandborderareaofourcountry,Guangdonghasadvnatagesofdevelopinghteseasaltindustry.SinceSongDynasty,theseasaltindustryinGuangdonghasbeenprosperous

3、,producingbrnadingdeeplyontheplace—names.Thearticleoffersreferencebyrevieentandtheplace·namesofthesaltindustryleftinGunagdongSOastostudyfurthersaltindustrydevelopmentinhistoricalperiodnadexploitnoesofGuangdong;thesaltindustry;spacedistribution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地名是人们赋予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们为了交往而产

4、生的语言代号。地名通常由通名和专名组成,通名定类,专名定位。但地名作为语言的化石,又反映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变迁。广东地名在中国地名文化上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特有的特色和发展道路。研究广东地名文化,对了解广东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重要的历史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地名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广东盐业发展做一初步研究,以求教于方家。广东地处我国南方边陲,拥有我国最长的海岸线,具有发展盐业生产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广东沿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气温高,蒸发量大,海水盐分高;海岸线漫长,且多沙质海岸和滩涂,有利于盐业生产。此外,广东还拥有我国最丰富的煎盐

5、薪柴资源,有良好的制卤32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第3l卷官”⑨。说明汉代时期广东既有盐业生产,但未见有详细记载。到了唐代,两广盐区的产盐地点增加到6个:东莞、新会、海阳、琼山、宁远、义伦,但却未见有盐场记载,如“东莞,中。本宝安,至德二载更名。有盐,有黄岭山”。宋代,广东盐业生产便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根据刘恂《岭表录异》中记载广东煎盐情况,“广人煮海,其口无限。商人纳榷,计价极微数。内有恩州场、石桥场,俯迎沧溟,去府最远。”而且对煎盐过程也详细记载,“但将人力收聚咸池沙,掘地为坑。坑口稀布竹木,铺蓬簟,于其上堆沙。潮来投沙,咸卤淋在坑内。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气冲火灭。则取卤汁,用竹盘煎之。顷

6、刻而就。自收海水煎盐之,谓之‘野盐’。易得如此也”。“恩州场”即宋时的“南恩州”之盐场,今之阳江市;“石桥场”即宋代的广东路惠州石桥场④。但见唐宋时期广东煮盐业技术已相当成熟。到了宋代,政府还专门招募人员去地广人稀的南恩州(今广东阳江市)煮盐。“绍兴元年二月,南恩州阳江县土生碱,募民垦之,置灶六十七,产盐七十万八千四百斤,收息钱三万余缗”p。广州附近,也曾“招置到盐户”,创置“静康盐场”。表示政府对广东盐业生产的重视。经宋一代,共设盐场29个。元代至元十三年,“始从广州煎办盐课。”大德四年,“改广东盐课提举司,”管理各场的盐业生产和税收。元代设盐场13个。到了明清时期,广东的盐业生产水平

7、明显提高。明政府在广东设置19个盐课司,对盐业生产进行管理,共设盐场29个(包括海南和广西部分盐场),“广东所辖盐场十四,海北所辖盐场十五,各盐课司一”⑩,是历史时期盐场最多的时期。反映明代广东土地的开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殖等社会现象。清代,“清之盐法,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也曾多次招民垦盐,“福建、广东、两浙招徕灶丁,垦复盐地、盐蚯,报部升课者不绝”。但为加强对广东盐业的管理,曾多次对广东盐场进行裁并,导致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盐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