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3899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初探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摘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而素质教育在中学课程中的深化,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从提高自身素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探索素质教育方法等方面来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学课程中的不断深化,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各种因素全面地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2、。本文拟从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内涵、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一、明确素质教育的前提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这样,只有教师不断追求进步、完善自我,才能组织起丰富多彩的课堂。语文学科对于教师内涵和素养的要求就更高了。随着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新教材的广泛使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更与它的要求不符。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1.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素养是第一要求 文化知识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语
3、文学科首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语言知识、系统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文学修养。例如,《桃花源记》一课,应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有的成语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又要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所以,教师的素质提高是第一,素质高的教师才更有能力开展素质教育。 2.教师的思维定势对其开展素质教育也是有影响的 现在很多教师走的就是传统教育的路线,认为目前的素质教育仍要以保证成绩为前提,只是做小小的改良就行,根本不需要也不敢大刀阔斧。而且“习惯成自然”,改掉未必能成
4、功。因此,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忘却甚至排斥素质教育。 二、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情感教育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应像伴着和风的春雨,静静滋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属于散文范畴,作者的爱国情感是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暗含着的,“以情感人”的方式来感染 教育学生就显得比较合
5、适。作者在说理中表达出来痛恨国民党、批判劣根性的《拿来主义》,就得选择激发学生道理思辨的方法了。总之,在实现情感教育时要根据文体的特点,反映的主题而积极创设情景,采用不同的方法。 2.注重审美教育 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学习一篇篇美文时极其重要。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选择了一段忧伤的背景音乐和一个很有震撼力的关于父子的视频。学生在音乐与视频中渐入美的情境。流年惨淡,父子互为依托,可为了生计又不得不离别,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诱发。鉴赏古诗词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古典诗词的文字、意象、意境
6、、情感之美让学生能在无形中提升审美情趣。 3.注重生命教育 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是生命教育的沃土。比如,《祝福》一文,就可以进行生命教育。对弱者祥林嫂,人们所持的冷漠和嘲笑,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而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旁观者呢?经过分析、研讨,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便会浮现于心,学生会反思自己对待他人的行为、态度,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发掘生命的意义。 4.注重语感教育 好的语文要会读、会看,还要会听。我们可以搜集名家经典诗文,利用早读课播放给学
7、生听,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提高欣赏能力。平时鼓励学生配乐诗文朗诵,多方面注重语感教育。 三、设想素质教育的方式 1.课前对教材内涵的挖掘 教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的内涵,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最精彩之处为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淋漓尽致展现了父老去、子感伤的情境。教师就当紧抓“背影”,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深切感受。只有教师挖得深,挖得细腻,才能让学生充分移情于作品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课堂实践的变革 首先,要变单向传授型教学为双向交流
8、型教学。以双向沟通为原则,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合作探讨中提高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最终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要将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多样化。目前的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有以下类型:(1)情境型。创设情境,引导学习。(2)实践型。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3)探索型。学生自主探究,老师点关键点。(4)质疑型。学生互提互答,不断释疑。当然,还有展示型的杜郎口模式。我们应该依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