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92658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知识转换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转换过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个知识基础需要不断地创新。知识转换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是在模糊知识和明晰知识连续的能动的相互作用中动态生成的,包括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转换过程的内在联系,不断促进自身知识基础的创新。关键词:知识;知识转换;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专业的首要标准是需要一套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作为专业人员从业的依据。教学若被视为一种专业,首先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既要掌握“应该教的知识”,又
2、要掌握“如何教的知识”。[1]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支撑教师专业的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在国内,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任教专业学科知识。[2]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他们把教师的专业知识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等四个方面。[3]在国外,对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舒尔曼(LeeS.Shulman,1999)所建构的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舒尔曼强调教师的
3、理解、推理、转化和反省。他认为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把他所掌握的知识转换为学生能理解的表征形式,这样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舒尔曼把教师的基础知识分为以下七类:1.学科知识;2.一般教学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的知识;6.教育情境知识;7.教育目的与价值的知识。[4]教师专业化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认定,但现代教师教育研究普遍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是线性成长的,它是广泛的,具有整合性、多功能、多元化的特点,其中有四种知识被视为教师知识的基石和研究的焦点,
4、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知识,这是当前教师培养与培训领域的一个共识。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波兰尼(M.Polanyi,1958)研究了知识的属性,认为“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说出的”(Wecanknowmorethanwecantell),进而提出了他的“个人知识”(personalknowledge)的观点,并把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intangibleknowledge)两类。[5]显性知识(或称明晰知识
5、)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它是可以被明确表达和编码储存的。隐性知识(或称模糊知识)是指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难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准确表达,因此它不易被他人获知,也不易被编码。如果说知识是一座冰山,那么显性知识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隐性知识就像藏于水底的“冰山之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应该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明晰知识和模糊知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对优化教师的
6、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自身知识不断转换和创新的能动过程。野中郁次郎(Ikujiro5Nonaka,2001)等人认为这种转换有四种模式:1.社会化(从模糊知识到模糊知识);2.外在化(从模糊知识到明晰知识);3.组合化(从明晰知识到明晰知识);4.内在化(从明晰知识到模糊知识)。[6]下图描绘了这四种转换模式及知识的螺旋上升运动方式。一、社会化:分享模糊知识的过程社会化是彼此分享模糊知识进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模糊知识是在特殊的背景条件下产生的,难以明晰化,获
7、得模糊知识的关键就是通过共同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有些学校为新任职的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有些年轻的教师到知名的学校去“挂职锻炼”,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下“跟班学习”,这种“学徒制”的方式就是知识社会化的典型例子。“学徒”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师傅”的工作,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视教师拥有的个人化知识,承认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性理解和内化的教育哲学,可以帮助教师利用和改造自己的个人知识,使教学实践发生真正的改变。[7]模糊知识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自动生成”的,它“内隐”于人的言行之中,只可意
8、会难以言传。所以,这种“个人知识”的分享仅仅靠书本学习和课堂讲授是难以做到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用心交流和细心观察。“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在培训学习的时候,听讲读书很重要,与同行交流或许更重要。每个教师都是一本书,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之所以“优秀”或之所以“平庸”的“理由”,追寻背后的“理由”就是在挖掘“内隐知识”。一个教师在其专业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