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

ID:1118587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_第4页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蔬菜虫害—大葱田甜菜夜蛾学名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ubner。异名Laphygma exigu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贪夜蛾。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东、南均靠近国境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25mm。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纹为一黑条。环纹粉黄色,黑边。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

2、侧均衬白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是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甘蓝夜蛾老熟幼虫此纵带通到臀足上)。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此种幼虫在田间常易与菜青虫、甘蓝夜蛾幼虫混淆。    蛹:体长约10mm,黄褐色。中胸气门显著外突。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

3、。    发生为害特性      甜菜夜蛾在黄淮地区每年发生 5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翌年6月中旬始见越冬成虫,第一代幼虫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四、五代分别发生在8月至10月份,第五代幼虫于10月中下旬化蛹越冬。1、2龄幼虫吐丝结网,群集叶部为害,食量小,抗药性弱,3龄后食量大增,并分散为害。当葱管啃透后,钻入葱管内隐藏并取食叶肉,只留下外表皮,进入暴食期后把葱叶吃光,只剩下地下部分,造成毁产绝收。    甜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土缝、葱、叶菜类、草丛间等隐蔽处,夜间活动旺盛,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即晚7~10时和早上

4、5~7时进行取食、交配、产卵,成虫有较强的趋光趋化性,受惊吓时作短距离飞行。卵粒半球形,成块产在葱叶上,上盖有一层灰色磷毛,卵期平均3~5天。其孵出幼虫有五个龄期,其中1至3龄龄期为4.5~7.5天。幼虫有假死性,幼虫受惊后卷成团,坠地假死,片刻后又开始活动为害;有迁移性,当一块地的葱叶吃光后,成群迁移到周围的地块或杂草上取食;有畏惧阳光性,晴天中午潜伏在葱管或土缝中,在傍晚、清晨爬出葱管取食,阴天可全天外出取食,具有杂食性,除为害葱等蔬菜外,还危害大豆、棉花等十几种作物。     在葱田,甜菜夜蛾的卵多产在葱叶中上部,成块状,卵粒少则几粒,多则百粒以上。初产卵乳白色

5、,后变淡黄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一般卵期2~5天,清晨7时前孵虫最多。初孵幼虫多在葱尖3~5厘米幼嫩部位开始取食,孵化后两天左右从啮食处钻入葱管内群集危害,残留白色透明外表皮。幼虫具有杂食性、假死性、迁移性等特性。幼虫转株危害常从下午6时以后开始,凌晨3~5时活动虫量最多,晴天清晨随光照强弱提前或推迟潜入葱管的时间。低龄幼虫食量小,随虫龄增加,食量大增,抗药性增强。4~5龄幼虫常取食葱叶造成缺刻,甚至吃光葱叶。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成为大葱田和姜田的主要害虫之一, 1994年、1995年曾在山东、陕西、四川西部暴发成灾,一般受害株率达60%~80%,严重的高达95

6、%,严重时植株地面以上被吃光。    防治措施    根据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特性以及大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抗药、耐药性。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治早、治小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主导,辅以物理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进行控制。     1.农业防治     (1)蔬菜或某些寄主作物田在化蛹期及时浅翻地,翻出的虫蛹及时消灭,减少下代虫源。     (2)及时铲除地中、田边、田埂、地头杂草,减少该虫的孳生场所。     (3)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加强冬菜地的中耕除草及冬闲地的耕翻,以减少越冬蛹量。    2.生物防治     甜菜夜蛾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蝇、田间小蜘

7、蛛、食虫蝽、草蛉等,其中以缘腹绒茧蜂为优势种,对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在三、四代幼虫发生期,如果田间湿度适宜,自然主要寄生率就较高,就可以在不施药的情况下靠天敌控制。另外,为保护田间天敌,可选用20%灭幼脲Ⅲ悬浮剂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5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物理防治    由于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诱杀其它害虫,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也可采用性诱剂、糖醋液进行诱杀。    4.化学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