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177289
大小:1.1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10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东莞市黄江镇田星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市黄江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办公室编写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由来东莞市黄江镇田星路工程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属于黄江镇生态路工程南段,它是一条贯穿黄江镇南北的二级公路。田星路段北起公常公路,南至星光大道,途经田心村,星光村,全长5.132km。黄江镇以莞樟路、公常路为支架,构架城市内部路网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现有公路总长171.82公里,主要道路有莞樟路黄
2、江段、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段、公常公路黄江段、黄江大道、拥军二路、裕元工业大道、东环路、西环路等。各村之间也完成了路面拓宽的水泥路。形成四纵六横的道路网络。其中公常公路为双向6车道的一级公路,是东莞市十三条联网公路之一,与莞深高速已经建成了互通立交,是黄江连接外界主要通道,而田星路是贯串黄江镇的二级公路,基本与公常公路平行,与公常公路一起承担黄江镇未来最主要的交通流量:公常公路主要承担过境交通,田星路承担镇内主要的办公、旅游等内部功能的交流量。此外,田星路项目连接了公常公路和生态路,很大地提高了交通
3、便利性。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东莞市区域路网。在东莞市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制造名城总体目标指导下,道路建设发展迅猛,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国省道和城市快速路为骨架,镇与镇之间道路为血脉的较便捷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田星路的建设有利于黄江镇城市规划格局的调整、加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与经济往来,是促进黄江经济调整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和优化黄江镇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形成农业及旅游经济带提供契机。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2.1.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1
4、.2-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一、基本指标1道路等级级二级公路2设计车速km/h603车道数道双向4车道4征用土地(永久占地)hm20.535拆迁建筑物㎡22516.46拆迁电讯电力杆(塔)根(座)44二、路线7路线总长Km5.1328平曲线最小半径m250/19最大纵坡%0.410最短坡长m324.32111竖曲线最小半径(凸)m450012竖曲线最小半径(凹)m46001.2.1.1.道路工程(1)道路平面本项目沿线地貌单元属于山涧冲积谷地及低山丘陵区,分布居民区、工厂、林地、鱼
5、塘、果园、菜地等,与公常公路、蝴蝶路、星光大道等带路交叉。平面设计综合考虑了两侧现有建筑物的分布、地质条件、现有道路、沟渠、林地、果园等情况及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灵活运用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等线形要素,形成各项指标协调的平面线形。平面线形指标如表1.2-2。表1.2-2平曲线形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路线增长系数%1.212平曲线交点数个73平曲线最小半径m/个250/14平曲线最大半径m/个8005直线最大长度m554.5786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69.71(2)道路纵断面根据黄江
6、镇规划所提供的《道路竖向规划图》,纵断面设计根据高程规划,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使道路高程与规划高程保持一致。设计纵断面技术指标如表1.2-3。表1.2-3平曲线形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最大纵波m/处3.4/12最短坡长m324.3213竖曲线总长m1304.0974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17.55平均每公里纵波变更次数次1.216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m/个2500凹形m/个6000(3)道路标准横断面本项目按照双向4车道整体式路基进行设计,采用的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
7、/h,标准路基宽度为40.0m。本项目建设道路横断面设计详见下图。图1.2-1道路标准横断面图1.2.1.2.涵洞工程全线涵洞共设13座,结构类型8座采用圆管涵、4座采用钢筋砼盖板板涵、1座钢筋砼箱涵。涵洞位置选择及结构选型根据本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地形、地质情况、水文计算结果、排灌水要求情况,结合原旧路涵洞布置和旧涵病害情况及结构类型、路基填土高度,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也养护、经济合理等原则确定原旧涵拆除重建或利用原旧涵接长。涵洞设置详见表1.2-4。表1.2-4涵洞
8、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结构类型1K1+017钢筋砼盖板涵2K1+356圆管涵3K1+441钢筋砼盖板涵4K1+725圆管涵5K1+860圆管涵6K2+127圆管涵7K2+180钢筋砼箱涵8K2+835圆管涵9K2+868.5圆管涵10K3+102圆管涵11K3+123圆管涵12K3+554钢筋砼盖板涵13K4+285钢筋砼盖板涵1.2.1.3.排水工程全线采用雨、污分流体制。(1)雨水排水雨水出口:道路雨水设计考虑5个出口,于K4+220、K4+780处排入河涌;K1+780、K2+780、K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