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48412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基于公路环境的公众评价量化模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公路环境的公众评价量化模型探究第一章绪言1.1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项目投入的加大,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经济的迅猛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带动资源开发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公路沿线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我国政府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不断升级的同时,增加了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众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但是行动力不够,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我国2010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9.5分,这一数据较之
2、2005年(68.1分)和2007年(69.1分)呈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这一指数也反映出我国在公众参与方面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力矛盾。随着国家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公众的整体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公众也迫切希望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落实在行为层面上,尤其是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2.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审查程度不够。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旧困难重重。除了少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公众的意见外,几乎没有更多的
3、方式和方法。3.公众参与的评价方法缺乏一个标准。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时候,大多数的单位往往把分析重点放在工程分析、清洁生产、污染物防治对策、总量控制等章节,而忽略公众参与环节,应付了事。设计的问题往往是诸如你对该项目的了解程度、是否支持该项目等,没有针对当地的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的污染情况、当地公众的意见,着手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当地公众具体和明确的观点,不能起到公众参与应有的作用。1.3主要研究的目标及内容1.3.1研究目标本文研究目标是:如何在现有的法律下指导公众参与整个公路建设过程的环境保护,保证公众参与的客观性、准
4、确性、条理性和完整性,建立一个可行的评价模型对公众参与意见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1.3.2研究的内容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公众参与指标体系研究。由于公路建设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涉及环境影响的指标有很多,其可以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而对于参与的公众而言,由于知识水平和地域特性的不同,必须对环境影响的指标进行筛选。本文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研究出发,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理论分析法确立公众参与的指标体系。2.环境影响因子权重研究。公路建设涉及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的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其地域性非
5、常强。不同的地区公路的环境影响是不同的,同一条公路不同地段其环境影响也会有差别,对于各指标的权重值的研究必须具备丰富的应用研究经验。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第二章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概论2.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2.1.1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通过对项目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选线、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项目的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环保规划提供依据,并给决策者
6、提供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科学依据。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区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组成公路的各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环境影响评价的包括一系列按顺序进行的过程步骤。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环和补充的过程,环境保护各个步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这是环境保护一
7、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实际操作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可以不同,而且每个步骤的顺序也可以变化。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满足以下条件:1、能完整的考虑到影响环境的所有因素,并能够对所有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需考虑多种必选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环境调查方案、环境管理措施方案进行比较;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科学简明,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清楚地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和及其重要性;4、应制定完整的公众参与方案,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6、需建
8、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反馈机制,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开始至所评价活动结束以后一段时段内的监测和信息反馈程序。第三章公众参与综合权重指标体系3.1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概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