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67246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文言文教学虽历年研究诸多,但无论人们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对其进行宏观把握,还是将文言字词句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进行微观探讨,都忽视了城乡间的差异性,以致难以就教学实际困境采取针对性强且易操作的措施。因此在对农村地区的文言文教学进行研究时,需先寻其症而后再开方。中国9/vie 一、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 除去学生少兴趣,教师教学时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机械单一等普遍性问题,对比城市中学来看,农村中学的困境突出表现如下。 (一)文言学习零基础 古人学文常先大量诵读,而后潜藏于大量语言现象后的规律自可品味
2、得出。叶圣陶曾说学习文言必须先熟读若干篇,且要达到自然成诵的地步方可。[1]古人诵读之法而今虽不适用,但若要求学生在语言学习赏佳的小学阶段背下若干篇古诗文以打下文言基础却是可行的。很多城里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被要求每日早读期间读背国学经典诗文,这是绝大多数乡镇学校所未做到的。 (二)学习认知有偏差 学生学习认知的偏差主要表现为无视、忽视和“误视”。成绩不佳且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易无视文言文学习;成绩中游、有升学追求、在自我提高内驱力下以分数和名次为目标而努力学习的学生易因文言学习的高投入低效益而忽视文言文学习。“误视”主要表现在“尖子”生身
3、上。此类学生学习刻苦,但往往会因学习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充足的教学资源而走进死胡同,只知背书写作业,能力难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得不到培养。 (三)课程资源极欠缺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而在农村中学,因图书、报刊、多媒体设备难求,所以教材往往被视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再加上乡镇无书店、剧院、展览馆、博物馆等课外学习资源,家中无网少书,学校也少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文古迹,所以学生很难顺利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拓展阅读任务,久而久之难免心生倦怠。 二、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措施 (一)强化记诵,有序教学 记诵之事
4、在小学若未得到加强,待学生刚升入初中时亦可及时补救。首先课内文言篇目要多读背。叶百丰也曾主张凡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不太长的,均要熟读成诵,背诵全篇。[3]其次学生在学业任务较轻的初一阶段,课外延伸篇目也需多读多背。如学完《论语》十二章,可再背数十则其他篇目;学完《虽有佳肴》后,可再背几篇《礼记》中的节选段落。 另外,文言字词需落实。古今字义、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等训练到位了,学生方能举一反三实际应用于课外阅读。建议统筹规划文言文字词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效。可使学生随文合作建立实词一览表,然后参考老师所作进行评鉴与修正。待对某实词的全部含
5、义都过一遍后,需小结一次。虚词仅十八个,可通盘计划,分散难点,定时巩固。[4]如此有序教学不仅符合课标和考试大纲要求,还可让学生从看得到的进步中获取信心,激发动力。 (二)因文择法,因势利导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价值,教出每篇课文独特的“这一个”是文本阅读的关键之处。[5]教师应当摒弃模式化教学方式,找准重难点,因文择法,提高教学实效。如《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写景韵文,诵读和词句赏析应作为重点;而《陋室铭》是一篇抒情写志的韵文,除了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韵文的形式美、语言美外,还需探究作者的思想主旨,找到“志”之所在。 对于学生的兴趣点
6、应因势利导。如男生常对古代战争、历史人物题材的故事感兴趣,那在教授《曹刿论战》时,可结合并适当补充史料来讲。课后还可推荐《左传》中的其他故事如《齐晋�之战》其拓展阅读。 (三)端正态度,师生齐心,家校合力 农村学生在学习上少自信,故易自我放弃。所以老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多支持。这可具体落实到课堂互动中、课后交流里、作�I评语上。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给差生提供回答的机会,提升自信。 同时,教师需以身作则,改变教学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多传达正能量。家长尤其是从商家长,需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支持孩子
7、学习,同时需与学校多沟通,当然这需要教师做好家校的联系工作。由此通过师生齐心、家校合力来纠正学生的消极学习态度,促其进步。 (四)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乡村教育建设非一日之功,在有限的条件下,学校和老师应充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并不断挖掘新的课程资源。 首先,应尽快引入多媒体设备,并对教师做好相应培训工作。其次,在呼吁建设、丰富图书馆资源的同时,教师可尽量推荐易买好找的书籍、或挑选一些文章打印发放,还可建班级图书角进行图书分享。同时,定期开展文言文阅读背诵交流会、开展校园文言常识、名句背诵的比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校园广播还可每天朗读赏
8、析经典文言篇章,营造文言氛围。 三、结语 文言文教学在不同的地区、学校乃至不同的班级都有其问题的特殊性,不能指望找到一方,包治百病。只有强调问题解决的普遍性的同时不忽视其特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