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907106
大小:8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08
《以低段词语教学为载体开展语用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低段词语教学为载体开展语用实践——低段词语教学之我见岱山实验学校虞姬娜什么是“语用”王崧舟有一段这样的概述——语用的发生,一般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环境和语用主体之间产生激荡、互动,语用主体有了表达的欲望和思想,这便是所谓的“语用立意”;在表达欲望和思想的驱动下,语用主体在语言表达和意义建构之间产生激荡、互动,形成某种表达逻辑,这便是所谓的“语用构思”;按照逐步明晰的语用构思,语用主体通过实际使用语言文字,将生命所触发的表达欲望和思想完全显化出来,这便是所谓的“语用表达”。概言之,语用立意、语用构思、语
2、用表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用发生过程。语用的三种层次按照语用的这一发生机制,我们认为,语用教学事实上存在这样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显性层次,和“语用表达”基本对应,即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的让学生实际使用语言文字,我们把这个层次称为“直接之用”;第二个层次是柔性层次,和“语用构思”基本对应,即根据文本的语用特征和个性,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和策略,积累一些基本的语用材料和碎片,但并不一定(可以实用也可以不用)实际使用语言文字,我们把这个层次称为“储备之用”;第三个层次是隐性层次,和“语用立意
3、”基本对应,即看起来似乎跟语用教学没有任何关联,课堂上就是纯粹的阅读,阅读的取向主要也不在“写作本位”上,惟精神思想是取。这个层次既无直接之用,亦无储备之用,但却深刻影响着语用主体的精神生命、思想灵魂,我们把这个层次称为“无为之用”。这是王崧舟站在整个阅读教学的宏观角度来谈语用的三个层次,这里我借鉴他关于语用观点,把它和我们的低段词语教学进行建构,梳理出这样三条教学观点。(出示,解释)1.反复亲近词语,唤醒词语意识。2.发掘词语属性,丰富词语积累。要明确的是:关于积累,就词语学习这一领域而言,有两层意
4、思:1.是指积聚起来的词语。2.逐渐积聚沉淀词语的过程。这里所要讲的是第二种意义,在词语积累过程中,可以包括认读、理解、朗读、运用表达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补充:学以致用,表达是积累的目的,但也是积累的成果体现,因此,也是词语学习是否有效的验证方式,是对积累过程的一种递升。)1.提升词语效度,完善语用表达。一、我对词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一)词语教学之现状你是否还在上演这样的词语教学“三步曲”——1.通读课文后,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2.抽读词语,要求读准这些词语3.说说几个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折射
5、出几种词语教学的缺失◇主体缺失这样的词语教学丝毫没有学生的主体愿望,学生跟着老师原先设计好的路线一起踏步向前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缺失。比较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对于词语的学习,学生会缺乏兴趣,失去应有的需求。◇脱离语境老师将词语解释集中安排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使得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脱离了具体语境。课文的词语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孤零零的而是要表达情感或意象,否则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案例中,这样的教法看似学生对这些新词的意思都理解了,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了记了不会用。◇缺乏整合“字不离词,词
6、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语文教学的普遍规律。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它靠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来拼成句子,组成段落,写成文章。如果割裂了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词语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孤立地教学词语,忽视了“整体效应”,必然导致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的偏差,影响了教学效果。◇学“无”致用(积累和运用两张皮)小学低段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积累大量的词语,我们老师普遍比较重视,经常让学生抄默读记,但写话时出现了“米”有了,却不会生火的窘况。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备课时较少去挖掘词语上的训练点,忽略教给学生运用词语
7、的本领。《课标》明确指出:“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由此可见,在阅读中学习词语,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学习词语是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要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理解词义、积累并运用词语。同时,通过词语学习搭建起学生开展语用实践的平台。一、反复亲近词语,唤醒词语意识。说起词语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认读、书写、理解、积累、运用,然而,有一点大家肯定都有困惑,且这个困惑至今都还没有很好的突破。那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为学生的词语积累做了大
8、量的工作,但一到说话写句时,就哑了。经常出现,让他用某个词造句,却往往忘记用上这个词的现象,仔细想想,就是因为孩子们对词语的关注度不够,也就是对词语的敏感度不高。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语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理想的状态是:当学生看到一篇文本时,那些新鲜的、在句段篇章中有着特殊作用的词语能像浮雕一样凸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目光能在这些词语间稍作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