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58612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高校德育领域中道德叙事的缺失、回归与误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德育领域中道德叙事的缺失、回归与误区论文摘要:近年来,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并逐渐渗透到学校德育领域。叙事的道德教育魅力伴随着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而逐渐被一些学者重视起来。谊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指出道德摘要:近年来,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并逐渐渗透到学校德育领域。叙事的道德教育魅力伴随着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而逐渐被一些学者重视起来。谊文从叙事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指出道德叙事为道德教育开拓了一条方式上的新途径,探讨了道德叙事缺失的表现及道德叙事的误区,提出高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叙事主体必须回归多元化,叙事
2、内容必须回归知识和经验的统一。高校道德教育形式向叙事的方向转化,必将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个新发展。关键词:叙事;道德叙事;道德教育美国学者戴蒙和考贝曾指出:“过去几十年里,德育领域面临着一个令人不快的困境:领域本身‘欣欣向荣’,新方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同时这个领域所关注的最基本的问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无论用哪种标准来衡量都在下降。”西方国家的德育与我们国家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但两位学者所说的情况确有某种程度的类同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品格教育运动重新使“道德叙事”运用到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以何种方式来传授和学习符合我国社会的价值
3、观,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借鉴西方道德叙事方式,重续中国的道德叙事传统,以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核心价值教育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一、道德叙事缺失的表现叙事原本是一个文学中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引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叙事以“教学故事”、“课程故事”的方式走进课程与教学研究,并不断地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因此,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把叙事的方法引入到了道德教育中,并认为叙事是当前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道德叙事,就是指叙事主体描述自我的或他人的道德故事,通过对道德生活事件的表达关注人们既有的道德经验,从而获得对道德的理解。因此
4、,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的灌输和约束,而是更加关注人们道德经验的存在意义,在充分尊重个体生活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口述、日记、访谈、自传等多种形式的叙事,来逼近人们的道德生活本身。道德叙事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希望直接呈现生活故事的内在情节,而不以抽象的概念压制生活的情趣,让叙事者自己说话或让历史印记自己显露出它的意义。道德叙事曾经是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然而近些年随着知识观的转型,道德叙事似乎被高等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工作者所遗忘。人们常常过分地依赖道德知识与理论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日常道德生活、道德体验。如果德育领域的叙事知识以客观逻辑
5、化的语言形态来建构,或者在理论灌输的“缝隙中”夹带一些道德故事,试图以科学化、精确化的语言来描述道德教育的事实,就会导致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被抽象成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高得不可企及,远得不可触摸。个体的日常道德修养就这样被强行纳入到某种宏大的社会历史目标中,忽视了大学生的内在体验与感悟,从而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道德实践也就会出现两种不同趋向的脱离实际:一种是形式主义或教条主义的脱离,表现出来就是大学生说空话、套话、假话的语言“空壳化”现象;另一种是庸俗主义的脱离,这种趋向直接导致灰色甚至黑色语言的流行。这两种脱离在
6、实践中并行不悖,导致了一些人的双重人格。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个体生命自身的经历、经验与感受,不顾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事件而灌输抽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弱效、无效,甚至失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化”。道德原则与规范本身没有问题,可是用同一种标准模式来要求和规范每个生命个体,结果就抹杀了人们生命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质化与均等化。二是教师以“道德专家”的身份自居,过分强调单向灌输社会既定的“圣化”道德规范。慑于强大的道德权威,受众不得不禁闭自己的心灵、封锁自己的意志,从而使生命失去了灵性。二
7、、道德叙事回归的要求叙事给人们提供了教育人们和传达思想的有力方式,道德叙事使道德教育摆脱了原有的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困境,使听者和述者都有了情感的渲染和自主意义的建构,使思想道德教育有了可资学习的榜样或警示,更使得道德教育从知性逻辑转向鲜活的真实事例,从道德知识回归生活世界,从故事中体验他人的生活,激发自身的道德情操。(一)道德叙事回归生活世界“道德的知识原本就不是靠道德推理获取和证实,而是靠人们的道德生活体验和体认,也就是通过亲切可心的情感和心灵感应来传递和生成的”。换言之,道德知识并非那种“可编码化(codifica-tion)”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需要意会、体
8、悟的“非科学的知识(n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