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杜甫诗三首

学生---杜甫诗三首

ID:10800210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学生---杜甫诗三首_第1页
学生---杜甫诗三首_第2页
学生---杜甫诗三首_第3页
学生---杜甫诗三首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杜甫诗三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枫芸民族初级中学八年级(2)班专用资料杜甫诗三首作者介绍1、杜甫字,自号,,,大诗人,世称“”,现实主义诗人,作品集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诗也被称为“”。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2、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3、为何称之为杜少陵?4、为何称之为杜工部?5、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2、?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人物:6、古代诗人的称号:1、诗骨——2、诗杰——3、诗狂——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5、诗仙——6、诗圣——7、诗囚——8、诗奴——9、诗豪——10、诗佛——11、诗魔——12、五言长城——13、诗鬼——14、杜紫薇——15、温八叉——16、郑鹧鸪——17、崔鸳鸯-——18、诗神——一、《望岳》《望岳》一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1、这

3、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请同学们深入研读,结合诗句来赏析该诗炼字炼句的特点。这首诗歌以一_____字统摄全诗,结构严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直接描写______,有诗人赋予的象征意义;、、(表达方式)兼而有之。4、首句是___(修辞),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时_________的心情,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_____。5、三句虚写,表面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______。6、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______。7、七八句化用孔子“_____

4、_”之句,深化主旨。8、《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9、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那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10、“造化”两句用什么方法来写泰山,突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11、“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什么哲理?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2、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句?1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春望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

5、(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4枫芸民族初级中学八年级(2)班专用资料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5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

6、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了。同时,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现了40多个大小军阀,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1、据你判断,《春望》写于四个时期中的哪一个时期?2、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首联写春望所见,满目凄凉。你会解释首联吗?国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虽在,春天降临,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____的感情。与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

7、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5、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请问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6、速读这首诗,找一找作者在这里写了哪几个形象?三、《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战乱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经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怨妇哀声载道。著名的

8、“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