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93136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教育改革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转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教育改革形势下高校教师的“转变”论文论文摘要: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的方向、方法,即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观念、教学角色、合作伙伴等方面开论文摘要: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转变的方向、方法,即从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观念、教学角色、合作伙伴等方面开始转变。以期达到更好地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目的,为建设“一流本科”目标献言献策。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终身学习;教
2、师;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而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为适应教育改革,教师的知识结构、角色、地位、观念等也要发生相应转变。有人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因此,很多国家都把发
3、展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并做出相应的举措。比如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增加教育投入,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等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曾经饱尝了“落后挨打”的苦头,对发展教育尤为重视,以期通过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来振兴民族经济,增强国力。而优秀的人才是靠优秀的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启发的教学方法来培养的。由此可见,教育改革形势下教师的“转变”势在必行。“生源大战”加速了教师的转变。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考生源到达历史最高人数1050万后,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
4、0万,并呈现速度加快趋势,这一态势将可能延续至2017到2020年前后。生源下降的同时,高校招生计划仍在缓慢增长。最近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从2008年的57%迅速增至2010年的69.5%。其中山东省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9.72%;湖南省2010年因生源下降,直接攀升至81%左右;黑龙江2010年录取比例甚至突破了90%。日益减少的生源与录取比例增多的矛盾导致了“生源大战”,“生源大战”的一个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加剧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名牌高校由于质量好而吸引大量的优秀生源,优秀生源又保证了更好的办学质
5、量的良性循环,普通高校可能陷入生源枯竭的困境。名牌高校的质量好归根结底还在于教师的“功力”高,即有“大师”。普通高校若要提升知名度,跻身“一流本科”之列,就要加快教师转变为“大师”的速度,因此,教师的转变已成当务之急。一、拓展知识结构,由专才向通才转变古代是通才取胜,近代是专才取胜,现代需要的则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美国曾对1131位科学家进行调查,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博学多才,是精通两门以上学科的“通才”。有些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若想学得深入,首先要学得广,有些看起来与自己专业无关的知识,
6、学得多见识广了,就能启迪思想,还可能实现知识的“嫁接”。当今社会处在科技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渗透的时代,无论是高校教师的人才引进,还是对各种学历学生的选用,综合优势和“博才取胜”已成为各类用人单位的共同取向。同时也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如法国提出要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束缚的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比利时则努力培养“能看到不同学科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因此,作为在职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也要提高文化素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通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
7、教育事业,而实现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途径是终身学习。二、转变学习观念,由“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化古代教育家对“求知、求美、行善”的永恒追求和“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已经蕴含了“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朴素道理。国外的统计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的90%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得。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之一是要“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学习观”,即“终身学习”观。1.“终身学习”是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工
8、作对学习的需要也不会停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时代的需要,当今教育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无论那种类型的教师都应归因于学习。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由此可见“终身学习”是时代的需要。2.“终身学习”是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