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

ID:10689136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_第1页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_第2页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_第3页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_第4页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业工程师论文参考范文:江苏区域林业发展研究1导论1.1问题的提出平原林业论文范文是相对于山区林业而言的,指在以粮食作物为主导的平原地区,利用农田的边界土地,如道路、沟渠、河堤、村庄庭院和荒山荒地等,发展林业,以提高农田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增产,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为群众生产提供用材、薪材、饲料、肥料及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系统。平原林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平原林业体系,它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主粮食产区形成的由不同树种、类别完整、经营模式多样化的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其组成包括农田林网、农林间作、路江河湖渠防护林、村镇绿化、荒

2、地片林、庭院林等,其性质有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和薪碳林等。平原林业体系是根植于农业生态体系,与农业生态体系融合共生的、并由营林平面向采伐运输、加工、贸易等林业产业空间延伸的生态经济体系。平原林业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是在平原农区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森林功能的不同需求决定的。平原林业自50年代开始,是治沙造林,森林的功能为了防御自然灾害,承载着农业防护卫士的任务(张敏新,1990)。江苏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黄淮海平原风、沙、旱、涝、碱等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农业生产水平很低,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广大农民植树造林,营造以防风固沙、排涝固水为目的的防护林,这是平原林业最初的功能。发

3、展到60年代的四旁植树,森林的功能进一步延伸,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绿化功能得以体现,四旁植树改变了农村绿化面貌。从70年代开始,平原农区农民为了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的木材需求和农民的烧材需求,不仅四旁植树,造林开始进入农田。70年代中期,南京林业大学把黑杨引种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苏北农区,杨树产业开始在苏北农区兴起。这时期,林业的经济功能成为一种主动需求,森林的功能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到80、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发挥出来,农民在取得土地等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后,就能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在市场上林产品的收益远大于粮

4、食等农产品的收益时,农民就有了发展林业的动因。此时的森林功能不再是单一的农业防护卫士,也不仅仅是单一的平原绿化的概念,也不是自给的需求,已经发展为林业产业,森林的经济功能被放大,经济效益成为平原农区农民的首要追求目标。进入新世纪,我国林业发生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根本性的转变(周生贤,2002),平原林业无疑也会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要求,森林的生态功能成为影响平原林业的重要因素。森林功能的变化带来了平原林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1)森林功能的变化决定了平原林业地位的变化,使得平原林业具有不稳定性在平原农区,森林功能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平原林业地位在发生变化,平原林业地位的变化,使政府、

5、农民对森林功能的认识和需求有差异,造成平原林业具有不稳定性。50年代农业防护作用决定了林业作为农业的附属物而存在的,林业仅仅成为农业的需求,林业发展完全是被动的,没有自身发展的动因,平原林业极具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处于一种低水平阶段。60年代的造林绿化,森林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平原林业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单一附属物,具有了绿化的社会功能,有了自身内在的需求,政府在平原农区推动的绿化达标工程已及农民自发的四旁植树活动,推动了平原林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后,随着平原林业经济功能的显现,平原林业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平原农区愈加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益对改变农区经济落后状况的重要性,平原林业

6、较高的比较利益激发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成为平原林业发展追求的首要目标,这刺激了整个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世纪林业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发展转变必然对平原林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势必造成平原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怎样使生态效益的供给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实现完全交换是林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对平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会造成根本性的影响。(2)森林功能的变化决定了平原农区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使得平原林业发展具有逆向性非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行为是被动的,其经济行为与自身利益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无论是50年代的防护林建设还是60年

7、代的造林绿化,都是在政府统一的指令下进行的,即使70年代有了自用建材和薪材的需求,主要依靠四旁植树得以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得农户能按照市场机制来从事生产经营,由于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其经营选择是由比较利益决定的,林业经营效益预期高,投资机会成本低,农民营林的积极性就高,从而推动平原林业的发展;但林业投资周期长,短期经济效益的不明显,长期效益的不安全预期以及由非排他性造成的对生态效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