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524518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摘要]文章简要概括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文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才能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丁全忠,河北金融学院教授;王宁,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672-编号2728(2007)ll-编号0188-编号03 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对保定市
2、几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整取的方法随机取样,抽取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等学校中80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147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968份,占全部回收问卷的84.4%。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视。关于“大学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有40.5%和8.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重要和一点也不重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不带教科书的、睡觉的、小声
3、说话的学生大有人在;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课到期末时临时突击一下就行了,平时认真听讲对自己的前途也没多大帮助,甚至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不如看外语和计算机,多拿几个“证”。另外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容乐观。例如对于信仰,选“什么都不信”的34.62%,加上信仰“宗教”和“迷信”的,比例直逼40%。 (二)个别教师教学思想不适应需要。教学方法不适当。部分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部分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个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纪律和考试方面对学生要求不严格;有些教师对理论阐释较笼统、较学术化,
4、学生听不懂;有的教师从师素质欠缺、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语言平淡,艺术技巧等还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育效果相对不太理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全盘接受”,不动脑思考,上课不过是走个过场;一种是“部分接受,部分质疑”,这些学生有的能主动找老师探讨问题、抒发己见,有的则保留问题、心存矛盾;还有一种是“完全排斥”,认为所学的内容与现实脱节,没有意义。前两种是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反映,后一种则存在于极少数学生当中。这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高校思想
5、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陷入部分学生厌学、部分教师厌教的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 (一)从学生方面看。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功利主义。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竞争,为了在未来的择业中处于有利地位,报考研究生、过级(外语、计算机)、出国等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主攻方向,学生专业课负担很重,学习压力大,有些专业还有生产实习活动,客观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在调查问卷中,有4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
6、学用处不大。其中有33.3%和16.8%的学生选择“应付考试混学分不得不学”和“为了考取研究生”作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第二,抵触情绪。传统“政治”观念的消极作用以及现实政治生活领域负面现象的影响,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造成了对政治理论课的错觉。在教学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学生因对社会政治失望而产生消极悲观心理的事例。在调查问卷中,对“青年学生不喜欢政治理论课的原因”这一问题,60%的学生回答是“社会环境影响”。可见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莫明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
7、 (二)部分教师执教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第一,个别教师缺乏使命意识。个别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第二,少数教师理论修养不够。调研中发现有许多教师没有及时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所教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通读或阅读相关的原着,故而缺乏吃透理论融会贯通的过程,使得上述课程的教学不能显示出各自学科的特点,提升教学品位。第三,部分教师基本功差、执教能力不强。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所
8、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辅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