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

ID:10464026

大小:3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6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_第1页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_第2页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_第3页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_第4页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第27卷第1期2007年2月惠州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UIZH0UUNIVERS兀YV01.27.No.1Feb.2OO7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林广华(惠州学院中文系,广东惠州516007)摘要:苏轼贬惠两年又七个月.在这"蛮貊之邦",他除了创作大量的诗文外,也留下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当时"惶恐忧戚,小心谨慎又'无往而不乐"',"有思又无所思"的矛盾心态,是研究其寓惠心态及情感的重要资料.关键词:苏轼;书信;寓惠心态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o7)O1—0

2、013—05苏轼寓惠期间对亲朋戚友写下了大量的书信,这些书信是洞烛他心灵世界的一扇重要窗户.众所周知,苏轼是被朝廷以"讥讪先朝"的罪名,贬为宁远节度使,惠州安置的,行动极不自由.这期间,他处处小心戒惧,事事慎言谨行,在给亲朋好友,官员僧侣的书信中小心谨慎,唯恐失言而授人以柄,甚或连累友人.如《与程正辅信(十二)》中,他就说:"某别时饮过,数日病酒,昏昏如梦中也.且速发此书,不周谨,恕恕.……二诗,以发一笑.幸读讫,便毁之也."[1】530要求正辅看完二诗后马上毁掉.这可见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诗得祸的所谓乌台诗案对他仍心有余悸,而他更担心的是这些文字可能会波及到

3、亲朋好友的安危,他在《与孙勰》的信中就说道:……然不敢传出,虽志康亦不以相示.藏之家笥,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也.自惟无状,百无所益于故旧,惟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故决意为之,然决不敢相示也.志康必识此意,千万勿来索看也.[1】55他说,自从闻其父死的消息后,马上就想撰写哀词,"以表契义之万一",但不知详情,看了来信后才知,不久就会下笔,但不敢传出去,就是志康本人也不给看,只密藏家中,"须不肖启手足日乃出之",要求他不要来索看,为什么呢?因为这对故友是"百无所益"的.虽然他认为"文字庶几不与草木同腐"而"决意为之",但是为了故友及自己的安危,他"决不敢相示也",可谓是

4、谨慎之极.《与程正辅信(十九)》中,他建议修桥时,又提到要保密,不要向人泄漏是他的主意.他说:"老兄留意浮桥事,公私蒙利,未易遽数.本州申漕司,乞支阜民监买粪土钱,若蒙支与,则邓道士者可以力募缘成之矣.告与一言,某不当借管.但目见冬有覆溺之忧,太守见祷,故不忍默也.但邓君肯管,其工必坚久也.不罪!不罪!仍乞密之,勿云出于老弟也."[1]532从这封信可以看到,苏轼一方面为惠州人民过河时"覆溺"而忧,主张修建东新桥,并推荐道士邓君管其事,但一方面却又小心谨慎,要求对方"密之",不要泄出是出于自己的主谋.因为,自己毕竟是一个"不得签署公事"的闲官,如说得过多,有僭越之嫌

5、,会成为别人之把柄,甚至会连累表兄正辅.在《与程正辅信(二十)》中他言之更重:此数十年积弊,难以责俗吏,非老兄才气,常欲追配古人,即劣弟亦不轻发也.然千万密之.若少漏泄,即劣弟居此不安矣.……然此本乞一详览,便付火,虽二外甥,亦勿令收稿日期:2006一l1—01作者简介:林广华(1982一),男,广东湛江吴川人,惠州学院中文系2002级学生.?l4?惠州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见.若人知其自劣弟出,大不可不可.l1]53这封信中,他主要是跟其表兄正辅谈惠州数十年的积弊,即指缺少营房,士兵常上街滋事扰民,生出事端,请其解决此难题,扩建营房.说此问题是"积弊

6、",所以一般"俗吏"是无法解决的,非正辅不可.最后强调千万不能泄漏是出于自己的主意和报告,否则,自己会受人围攻,"居此不安".此外,苏轼在《与程正辅信(二十一)》中向正辅汇报修桥资金短缺问题时,又提出了要求千万密之的言语:"深不欲言,恐误老兄事.故冒言,千万密之.与才元言,但只作兄意也.至恳!至恳!"【J533可见,他在寓惠期间是非常小心谨慎,有所惶恐忧戚的.苏轼寓惠书信中,告诫殷殷,叮咛切至之语随处可见.如《与程正辅信(四十四)》中,他谈到:"恃眷知,如此率易,死罪!死罪!此事切勿令人知出不肖之言也.切告!切告!"[]539这是苏轼恐米贱伤民,为民请命而给正辅的一

7、封信,在信末又叮嘱他不要让人知道这是出自他的"不肖之言".在给孙勰的书信中,他甚至提到了谨佩至言,慎勿告人的语句:"见戒勿轻与人诗文,谨佩至言.如见报出都日所闻,虚实不可知,慎勿以告人也.……某所答书,乞勿示人,切祝!切祝!"E1]554在这封信中,苏轼劝诫志康不要轻易给他人诗文,"谨佩至言",如果见到有报出"都日所闻",是虚是实不可知,也"慎勿以告人",在篇末还不忘请求"所答书,乞勿示人".这样的叮咛告诫还有很多,明明与范纯夫谈其和陶诗《时运》,篇末也忘不了"多难畏人,此诗慎勿示人也"[1]556的告诫语.在《与王古》的信中,他给王古出谋献计,想引水入城为广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