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33372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6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分析|第1一、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不高的原因 (一)相关性的法律和法规制度不完善 有关法规规定不够严密,使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有空可钻,如:在已颁布的《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定了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揭示的会计信息内容,但对于其中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留有空白;有关法规贯彻不彻底,有法不依,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执法不力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我国的证监会监管体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监管体系尚未理顺;政出多门,制度和政策不统一、不协调,使得公司在披露时无所适从,给上市公司随意揭示会计信息提供条件。在我国,包括中国证监会、计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局等多个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证券市场的政策制定工作,在制度和政策上难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形成了政出多门的局面,也为政策与制度的协调带来了困难;有关法规缺位,如与规范和监督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了对会计信息等相关财务信息质量的审查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规范。 (二)上市公司内部有意进行违规操作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出于利益驱动,失实披露财务信息。由于在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经济利益倾向于拉高利润,并往往借助于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证券市场也成为展现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舞台,公司的盈利以及其他利好消息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一些成熟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 (三)没有形成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供给和需求主体 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运行体系,总是由处于各自立场的利益集团在相互制约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作为证券市场,证监会的职责就是制定相对合理的法规制度并监督执行,上市公司的利益就是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股东的利益则是使自己的投资能有最大的回报。三者之间构成了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整体。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的披露是消除这种不对称的方式之一,或者说,财务透明度是这两者之间不对称相互博弈的结果。 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目前在公司的管理结构、公司的产权结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达到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和需求主体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不高的危害性 (一)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也逐步多元化,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单元——企业,越来越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投资者根据其出资的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高低等因素来决定投资方向,而他们进行决定的依据就是公司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如果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或不及时那么就直接对投资者造成影响。 (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1000多家,其中大都是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兵企业和龙头企业,他们的经营情况和资本运作情况的好坏是我们国家整体经济好坏的最直接体现。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势必影响国家和整个投资主体对上市公司产生错误的评价和判断。在我国证券市场和整个资本市场还相对较小,不能满足各类企业资本需求的情况下,在证券市场中必须把最好的最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留下来而将那些经营不佳的公司淘汰出去,这些都需要依靠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多以国家控股为主,如在会计的核算和披露中有虚假行为,隐瞒利润来逃税,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改变国有资产的真实比例和数额,变相地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划归私人所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体系研究 由上述分析可见,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信息透明度存在不少的问题,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这里既有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也有我国证券市场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建立新兴市场特有的问题。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虚假,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从本人的理解上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投资者的素质,造就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需求主体,是其中的一条根本措施;与此同时,也必须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施如加强对财务披露的监督、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配套改革措施。 (一)积极而有侧重地吸收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成功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是与本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证券市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西方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从初级阶段到今天的成熟阶段,经历了近五百年的时间,相比之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从建立到现在才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建立和发展证券市场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实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我国证券市场的这种特点是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我们应当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会计财务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其成本也大大降低。如美国、日本等国普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实行财务报告电子化申报技术,它使得上市公司做出的信息与其信息生效并得以向公众公布的这几个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大大缩短,信息传播得更加及时有效。在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上,更加注重披露的实效性和前瞻性。我国的证券监督部门应该加以借鉴。 (二)造就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需求主体 1.打造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主体。当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主体缺位,尚未形成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治理的关键性举措应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提高投资者的素质。 第一,应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公司的动机和能力,完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的产权制度是股东等市场主体根据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使得股东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才能形成其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进而形成真实的财务信息需求主体。对于上市公司的产权现状而言,重要的问题表现为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以及股权的过分集中。应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纯经济性的而非行政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实际缺位的问题。(2)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营造有效的运行机制。 第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信息收集、评价能力,以及增加其监控手段。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1)健全董事会。(2)建立审计委员会或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拥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3)建立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明文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 第三,应完善外部监控机制,主要措施有:(1)培养公司间并购市场。换言之,若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或被发现财务信息虚假等,可能陷入被收购的境地。(2)形成经理人的代理权竞争机制,逐步培养经理人市场,使得股东能够及时挑选合适的人选取代不称职的管理人员。这类市场的发育将有力地推动公司管理层重视真实财务信息的发布。 第四,提升投资者品质,打造有效财务信息需求主体。惟此,才能形成真实的财务信息的有效需求与解读,以及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约束。这里指两个层次的投资者:(1)发展机构投资者,让其成为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主体。在真实的财务信息的需求与吸收上,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反馈能力更强。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开户数占总开户的0.44%,美国是占50%以上。(2)应提高个人投资者的素质。 2.打造有效的财务信息供给主体。这中间的核心问题就是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藉此才能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符合《会计法》和会计的相关要求,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相符。但遗憾的是,当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普遍薄弱。新近修改的《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公司应当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规定。 (三)改革相关制度,消除非财务因素对财务信息的掩饰动机 相关制度的改善对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具体是对以下五方面的改革: 1.消除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经营中“政治挂钩”的色彩。政企分开一直是近年来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政企尚未彻底分开,否则,就不会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发生了,也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频频干预。因而,应建立这样一种机制:政府不去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不应“要数字”,“要利润”,而应该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要求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2.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其道德风险,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如:试行认股权计划,将管理人员个人的利益与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 3.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当前股票发行制度处于由核准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的时期。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诱惑。例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一些硬性规定:如近三年连续赢利等。因此,可以进一步改革股票发行的市场化,推行例如主承销商保荐制度等,在满足充分披露要求的条件下,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4.修改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条件。根据现行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公司将被处于暂停股票上市即沦为PT公司。应该说这种规定是符合证券市场规范运作的,问题是该规定过于简单,往往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财务报告来逃避惩罚。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可考虑将经营性损益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第二、增加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值这一指标;第三、增加非会计参数,比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 5.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格式和内容,增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四)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在会计制度相对健全的同时,出现了会计信息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之间的混乱,因此,应该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予以完善,主要包括:一方面,适当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为首要目标;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减少供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明确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五)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发挥“经济警察”作用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陈述的证据,判断这些证据与建立的标准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递给有关利益的使用人,因此,注册会计师制度在确立财务信息可靠性、防范财务信息真实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仍需加以完善。 1.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具体举措上,首先应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其次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 2.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制定于1993年,至今已有6年的时间,其间,注册会计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对《注册会计师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同时,为增强可操作性,还必须尽快出台《注册会计师实施管理条例》。 3.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4.重新审视会计市场准入制度,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健康发展,达到上规模、上档次、净化执业质量之目的。 总之,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时期,远未达到成熟。不成熟表现在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的科学程度,政府部门的市场化程度等诸多方面,而这些不足之处又交织在一起,集中体现为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因此,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的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过随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关于公司财务透明度的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很好解决,这是我们经济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