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

ID:10306287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6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_第1页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_第2页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的论文现代汉语“之”字结构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定中结构,其适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备受语言使用者青睐。本文拟从修辞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之”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求明晰这一结构备受青睐的修辞学原因。  人们在运用语言时,为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总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语言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出于修辞目的的言语行为转化为语言事实时,修辞活动的思维模式也就凝聚到各种言语层面中,同时也使得既成语言要素蕴含着丰富的修辞元素。这种现象在“之”字结构中也十分普遍。为了增加语言表达效果,提升其语用价值,人们在使用“之”字结构时往往会选择一些艺术化、生动化的表达

2、方式进行构式。“之”字结构经常使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借代、移就。    一、“之”字结构中比喻的运用    “之”字结构较多使用比喻修辞。二者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a项为本体,b项为喻体  从语义理解的角度,“之”字结构的内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二者构成比喻关系,其中a项是本体,b项是喻体。比如:  (1)获不获奖本身已逐渐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文学之树常青,友谊之花万紫千红。  (2)法律之剑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  (3)它是缰绳,不使情欲之马狂奔乱跑;是堤坝,不让情欲之潮泛滥成灾。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的a项和b项均构成一个比喻。.cOm如:“文

3、学像树一样长青,友谊像花一样万紫千红。”“法律像剑一样在惩处着重婚罪者、‘性犯罪者。”“情欲像野马一样狂奔乱跑,情欲像潮水一样泛滥成灾。”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中的a、b两项从语义上来看一般都属于超常语义搭配,而且a、b两项之间要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比喻。  (二)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  这种类型的“之”字结构a、b两项之间仍然能构成比喻。与前者不同的是a项为喻体,b项为本体,而且从语义重新分析的角度讲,一般可以理解为b像a一样的b。比如:  (4)亡国奴的切肤之恨,使我坚决参加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救亡运动。  (5)他的嘱咐,实在是金玉之言。  (6)秦始皇

4、高鼻梁,长眼睛,胸前像鸷鸟一样突出,声音如豺狼一般,这是凶悍、残忍之相,故说有虎狼之心。  以上三例中的比喻都是b项为喻体,a项是本体。我们可以重新分析为:“亡国奴的仇恨就像切肤一样。”“他的嘱咐像金玉一样。”“秦始皇……有像虎狼一样的心。”当然,我们只是从语义重构的角度对“之”字结构中的比喻进行分析,其句法构成可能会有所变化。  (三)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  整个“之”字结构作喻体,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作明喻的喻体,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也相对容易理解。如:  (7)在采访中,许多省、市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市场体系建设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市场体系建设已如弦上之

5、箭,迫在眉睫。  例中的“弦上之剑”在句子中作宾语,整个结构作喻体。  第二类是“之”字结构作借喻的喻体。这种“之”字结构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本体并未出现。比如:  (8)在亚洲篮坛未来之星的对抗中,韩国队登上了冠军领奖台。  (9)一棵艺术之苗在鲁艺破土而出。  (10)这些害群之马正在败坏党的名声,并已成为腐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蛀虫。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结构都是作为借喻的喻体出现在组合序列中的。“亚洲篮坛未来之星”借指在亚洲篮坛中实力最雄厚的一支队伍;“艺术之苗”指鲁艺学校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学生;“害群之马”指党内败坏组织名声的蛀虫们。这种“之”字结构给我们在语义

6、的理解上增加了解码难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言语交际的艺术魅力。  二、“之”字结构中借代的运用    借代也是一种经常出现在“之”字结构中的修辞格。“之”字结构中的借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a项运用借代来构成“之”字结构  从该结构内部的构成上来看,a项使用借代的修辞来构式。比如:  (11)金秋时节,在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前夕,世界著名的五大新闻社之一的路透社专门拟定了一批中国妇女中的巾帼之才作为其向世界各国介绍的对象。  (12)他曾去拜访武汉歌舞剧院有“笛王”之称的孔建华。  以上“之”字结构中的a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巾帼”是用饰物代人;“笛王”是用别

7、称代替人。  (二)“之”字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  整个结构作为借代的代体出现在语句中,比如:  (13)为了更多地了解齐鲁之地的民风民俗,他出了章丘,到潍坊、淄博、济南、济阳等地去写生。  (14)无奈的百兽之王(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7日新闻标题)  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之”字结构均是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齐鲁之地”指山东,用别称来代替本体,“百兽之王”代指狮子。在这两句中,其本体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新闻或者文章标题中,可以吸引读者,激发思维活力,增强语言交际的形象性,使语言具有婉曲的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