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1504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帮助中职学生走出厌学困境促其成才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帮助中职学生走出厌学困境促其成才的思考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文章从中职学生心理出发,通过对学生厌学特点分析,找出厌学原因所在,并从教师、学校层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分析;成才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作为一线教师时常感叹:“学生难教、上课不听。”学生厌学情绪直接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成才,并直接影响了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本文以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中职学生厌学情绪进行研究,分析原因并进行对策探讨。一、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表现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学
2、生厌学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有的上课不专心、玩手机、睡觉,有的作业抄袭甚至不做,有的逃课、逃学。这不仅给学校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对学生个体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树立信心,促其早日成才,是我们每一位中职学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二、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5造成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厌学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家庭等条件的制约。(1)社会原因。我们常用一个不等式5<2来说明学校5天
3、的教育,不如社会熏陶2天带来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些人富了起来,反之,有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打破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同时,社会上一些人对中职学校和学生持有偏见,一部分家长也用这种畸形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中职生的自信心产生了较大的杀伤力。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挫折感,自暴自弃,对自身能力和前途产生怀疑,诱发了厌学情绪的产生。(2)学校原因。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日益扩大,一些中职学校迫于生存对招生降低了要求。学生生源质量变差,学校降低教学要求,造成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同时,中职学校普遍用普通教育的规律来指导教学,课程设置一成不变,有的内容过
4、时陈旧、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不能适应中职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5(3)教师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在今天的职业教育中,个别教师有时很难做到热爱学生,有时对学生缺乏热情,教师的冷漠挫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业课程内容过深,而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不少学生学不进、听不懂。(4)学生自身原因。有的中职学生由于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加之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懒惰、自私的性格,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在于应付父母,没有人生目标。三、克服中职
5、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厌学现状和原因,立足工作实际,从学校管理、学生教育、家校合作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研析,克服中职学生厌学心理。(1)深化教学改革,彰显职教特5色。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是职教特色所在。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出职教特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方面学校在专业开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市场需要,传授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建设实训基地,保障必要的教学需求,让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理解、掌握并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调整,降低难度,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
6、,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轨并行毕业制度,可以提升学生竞争力,消除他们“不学习同样能拿毕业证”的消极思想。通过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输送学生和教师进企实习等形式,拓宽就业门路,从根源上解决中职学生就业问题,树立学生在职校读书的信心。(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厌学源自厌师,教师只有避免带有成见、偏见,或以“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等错误认识看待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对学生心理进行剖析,了解学生情感、疏导学生心理偏差,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感染、影响学生。教师既应是学生生活中的慈母,又应是学生学习
7、中的严师,还应是学生人生中的挚友。(3)推进家校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素质培养、学习能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家访、家长联系册、电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摸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行归因,研究制定克服厌学情绪的对策。家校联合更能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4)重新自我定位,提升学生自信。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避己之短,扬己之长”。首先,教育学生学会肯定自己,赞赏自己的成绩并及时总结经验,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8、,并对自己公正、全面地评价;其次,在学生中进行自我约束教育,对学生在自律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吝啬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