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69146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组关系 新课改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把传统课堂中的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教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就是把课堂变为学堂,把“填鸭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把一个人的舞台变为集体的舞台。在这里,传统意义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作用被淡化。教师是一个引导者,是一个参与者,是一个体验者。教师至高无上的、上帝式的、先知先觉式的形象也不复存在。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又应该如何去把握?是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的作用就没有了呢?我们又应该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关系呢?笔者就这几年在语文课
2、改中的一点体会写下来,与大家共勉。一、教与学的关系《说文》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有教育、指导的意思,学是学习的意思。教学是一个学校的核心,但教与学又是一对矛盾体,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是关键所在。5一是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哪些知识是必须传授的,比如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有关的文体知识教师是要传授给学生的。以小说为例,作为语文教师,关于小说的基本要素和人物、环境、情节以及小说的主题等相关的知识都是必须要告知学生的,还有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四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二是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哪些知识是可以探究的,哪些知识是必须合作解决的,哪些知
3、识是必须教师引导解决的。以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为例,人物形象的归纳与分析,是可以合作探究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需要教师引导解决的;主题的把握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才能完成的。教是为了不教,教书的最高境界是掌握教与学的规律。《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偏差的人。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白哪些必须教,哪些不必教,哪些可教可不教。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课改,才能把课改推向一个新高度。二、激趣与问题探究的关系5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
4、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如乐学”。由此可见,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的也是兴趣对教学的作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产生了,有的教师激发兴趣的过程就占去整个教学过程的绝大部分,真正教学探究的时间只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据一小部分,所以如何处理激趣与探究的关系就成为课改的重要课题。通常情况,激趣的方式有课前导入新课设置情境激趣,课中问题引入前的兴趣,还有上课结束后总结激趣。激趣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或者说学习的欲望,是为了引出问题,而问题的探究是主要的,激趣只
5、是为了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欲求,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趣是必要的,但激趣的落脚点是问题的探究,它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所以一定要搞清二者的关系,谁主谁次,谁先谁后。三、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和谐发展”“积极参与”。《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可见,合作在新课改中地位不低,不光是学习活动需要合作,社会生活中更需要合作,合作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与人沟通的能力。课堂在合作
6、中和谐,课堂在合作中碰出思想的火花,课堂在合作中彰显魅力。5合作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兵教兵”,可以是同组合作,可以是临组合作。一般是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原则。宽泛地讲,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角色,而是参与者的角色。这就是开放课堂,这就是有效课堂,这就是魅力课堂。但是整个课堂中的问题探究都是用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吗?不是。既要合作,也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所设置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合作探究的,
7、一定要把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必要时合作探究之前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环节。四、表扬肯定与批评指正的关系新课改的课堂是一种激励的课堂,是一种表扬和肯定的课堂。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学生是作为独立存在的主体出现的,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所以适时的表扬鼓励无疑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一个正确的表达,一个精准的回答,如果换来的是教师的冷眼相对,或是无所表示,这无疑会挫伤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5表扬是一门艺术,表扬也需要技巧,表扬一定要落到具体的问题中。教师在课改的课堂中要学会倾听,有时候表扬是一个微笑,有时候表扬是教师的一个手势。任何事物走到
8、极端都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因此除了表扬,教师还要将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指出来,有时候还要批评指正。在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