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

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

ID:1007681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4

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_第1页
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_第2页
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摘要:高职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的原因很多,笔者试图从学生社会支持体系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笔者认为,学生高度缺失的社会支持境况所导致的目标缺失,成就感缺乏是主要原因。而重构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是破解现状的关键所在。主题词:学习原动力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同辈群体支持文化支持支持性学生工作队伍支持性家庭关系任职学生工作以来,笔者经常遇到或者听课任老师说起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做与课程不相关的事情,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私下与学生的交流也验证了,学生中较大范围存在着厌学情绪,或者学习

2、动力不足。笔者认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成效的最根本因素,离开学生的原动力而探讨学习问题无异于舍本求末。本文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视角对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的做出简要分析,希望通过重塑良性社会支持体系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原动力。一、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另一类则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指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的情绪体验和满意度。

3、多数学者更倾向于认为感受到的支持的比客观现实对个体成长更有意义,因为个体体验到的支持虽然并不一定是客观现实,但却是作为心理现实而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反之,个体客观存在的社会支持如果无法被个体感知体验,则很难影响个体心理选择。也便对只能对个体的发展起到被动作用。学者普遍认为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发展从心理层面上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1、作为外界的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器或中介,直接对个体心理健康起保护作用;2、可以独立作用于个体,帮助个体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从而有益于个体健康和发展。虽然学界关于社会支持对个体生理水平上的健康影响

4、已经颇有成果,但是进一步的结论尚需更多研究来佐证。二、高职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1)外部环境支持缺失A、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认同感普遍不高。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资源已经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高职教育并没有从高等教育中完全剥离,从招生到就业都尚未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模式。学生来源多为中考失利而走进职业高中、中专的学生,高考达不到本科线,自然而然形成了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缺失。高职学生从走进学校开始就陷入我不如人的心理困境中去,对自身缺乏应有的信心和认同感。B、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状压缩了高职

5、学生就业空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抬高了学历的门槛,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被很大程度上压缩,他们中的一些不得不与中学、职业高中、中专生一起竞争岗位,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C、高等教育改革步伐过快导致的不适应。如果说高校扩招前,学生家长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扩招后的局面就改变了很多。每年都有大量考生放弃高考或者高考后放弃学习就是很好的佐证。高职学生作为高等教育选拔的最后一批所受到的各种思潮影响尤其突出。(1)家庭支持缺失A、家庭教育缺位。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家庭生活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在大量的单亲家庭、外出务工的

6、留守学生眼里,家庭是陌生的,甚至包括一些贫困学生或者来自富裕家庭的留守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笔者曾经接触过很多家庭除了给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其他一概不问的家庭。B、家庭负面信息的影响。对于多数高职学生而言,除了本身感受到的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不认同以外,同时也从他的家庭接受到很多负面信息。很多家庭支持学生继续学业不过是为了混个大专文凭,而不是希望从高职教育中学到多少;一些对学生有很大期待的家庭,则因为学生高职就学的实际情况而感到失望;(2)学校支持系统缺失A、专业及课程设置、教材更新、实验实训相对生产实践和市场需

7、求的滞后。出于实际问题的考虑,高职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只有贴近市场和生产实践才能焕发出生命力,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除了根据录取情况作出专业设置的取舍,很难有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关于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实训的研究与开发上来。工学结合最后都落到了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上,学生很难在校期间有明确定位。B、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教师素质参吃不齐,教学工作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的老师自身对于高职教育教学缺乏必要认同,在教学实际中的流露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C、学院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滞后。高职教育虽然是高

8、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却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评价体系基本沿用本科院校的版本,对于学生的评价依然简单通过理论考试来确定学生在同专业内的序列,很难契合高职学生实际。学生奖惩评优,党团发展各项几乎都以考试成绩为先决条件。D、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团队建设相对滞后。如果说高职与本科之间有很显性的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