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无名医家验集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

ID:8527464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31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_第1页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_第2页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代无名医家验集冰片点伤寒舌出临安民有因病伤寒而舌出过寸,无能治者,但以笔管通粥饮入口。每日坐于门,一道人见之,咨嗟曰:“吾能疗此,顷刻间尔,奈药不可得何。”问所须,乃梅花片脑也。道人屑为末,掺舌上,随手而缩,凡用五钱,病立愈。《医说》引《夷坚志》(宋代)【按】梅花脑,或曰脑子,或曰片脑,均是冰片的别名,正名为龙脑香。《本草纲目》也引《夷坚志》此条文字,剂量为“半分”。此药辛甘而性凉,直透心窍,因“舌为心苗”,所以刺激使舌收缩。这是伤寒病后之症。服麻黄洗浴治伤寒一人患喉肿痛,食不得下,身热头痛,大便不通。医之论纷然,皆谓热,当服凉药。有一善医云:“脉紧数,是感寒气所致。”众医不从,善

2、医者曰:“我有法验得寒热:浴室中坐火,用炒木葱汤沐浴,若是病热,则此暖处必有汗,而咽喉痛不减;若是感寒,则虽沐浴无汗。”患者然之,遂入沐,淋洗而有汗。就浴室中服麻黄一服,须臾大汗出,大便通,即时无事。众医钦服。凡辨热病与感寒,皆可用此法。《名医类案》引《医余》【按】鉴别寒、热的诊断方法很多,此法不宜轻试。本条文字所列的症状,有身热、有头痛、有脉数、有喉肿痛、有大便不能,应当诊为热病;即使有外寒束缚(因见脉紧),也是外寒内热,用坐火、葱汤、麻黄等法治疗,在北人、体实严寒者尚可适用,而南人、体虚、外寒不甚者,不尽相宜。因地制宜,因人而施,是中医辨症论治的特点。疯疾损目乌程之南浔庄廷珑,少

3、患疯疾,延良医治之,谓疾愈当损目,试之,果然。迁珑遂妄以“盲史”自居。《大狱记》【按】庄迁珑写了一部《明史》稿本,请一些大老题了词,康熙皇帝为此兴起了清初最大的文字狱,在《大狱记》中记载很详。中风病残留疾患,未能断根,临床上谓之“后遗症”,是很普遍的事。记得有一记载,好象是宋代著《小儿药证直诀》的儿科名医钱仲阳,他患严重的风湿症,当时有医建议服千年茯苓。请人入深山觅得,他坐着藤床亲自去验看,挖得了,如法服用。果如医生之言,叫他时时存想,把思想集中在一足上(这可能也是气功方面“以意引之”的方法),结果他全身的风湿症者得全愈,仅废了一足。又记得有一热毒盛发之症,医生用了“以意引之”的技巧

4、,告拆病人当在右足上发一极重的痈毒,叫他经常注意此处。结果确是把热毒引聚、集中在一处,而由足上发泄。这种以意志来转移病毒,可说是中医治疗的一法。“疯”字有二义:一是疯颠,一即风湿病。加减银翘散治鼠疫倍文斋,清代厦门人。传有加减银翘散,治鼠疫初起。《鼠疫约编》拱辰丹治鼠疫清代末年,有存心堂秘制八宝拱辰丹三方,专治鼠疫危症。《鼠疫约编》【按】从这二条记载,可知清代末年,鼠疫曾传染于厦门等地。疫疾是急性传染病,在医疗条件差的旧社会,如果有人肯施送暑药,病者远近往求,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但缺点是有适应、有不适应,缺乏针对性,略举几个例子:宋代苏东坡,曾在《苏沈良方》中很宣传圣散子,他说:“某

5、年春,杭州民病,得此药,全活不可胜数。所用皆中下品药,略计每千钱得千服,所济已及千人。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者不可胜数。”疗效似乎很可信。但又见到很多笔记,写圣散子很多年中害人不少,服之反死。其原因何在?这主要是由于静止地对待人和疾病、药和岁气等问题:查圣散子为草果、高良姜、藁本、柴胡、防风、细辛等被祛风发表等二十味药的组合,总的性质是偏温的。如在寒湿偏胜的暑疫,是对症的;若在燥热流行的岁气,如笔记中形容那样“下咽即毙“,也有可能。再如,五十年前,杭州时疫流行,进步文学家章太炎先生也精于医学,用白虎汤治之有效,著文刊于报端,救活了很多人。次年上海时疫,遵用白虎汤则多救,广益中医院用紫雪

6、丹、至宝丹,结合西医盐水补液,效果极好。这是因为虎汤是阳明经药方,治暑热在气分;而紫雪丹、至宝丹则是暑热由血分而陷入心包的治法。再如,二十年前,小儿乙型脑炎在成都用白虎汤有效,在北京用白虎汤则反偾事;改辙用凉营开窍、解热止痉法,得以挽救了不少人。以上都是说明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造成的疾病,自然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人的循环是动的,因而疾病在人体内也不能是静止不变的,必须不执成方,不囿旧说,辨症明确,而后论治,才能不致造成圣散子那样的问题。哮喘紫金丹宋代有一妇人患哮喘十年,遍求医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货紫金丹,漫购一服,是夜减半,数服顿愈。遂多金丐得此方子,屡用以救人,特为神灵。《奇效良方》

7、引《本事方》【按】哮喘紫金丹是砒霜、豆豉二药,做成比绿豆小的丸子,治寒哮极有效。但我有三位同学都在使用上发生过副作用,今略述之:因此丸治哮有效,我们在学校临床时常用之,都有一些经验,但学校(私立上海中医学院)附设的门诊部,是慈善性质,每处一方,即送药一帖,所以在校临床时,没有发生过问题。毕业后同学大家开业行医,一人在门诊上开三天量,药店配丸药是三小包,病人拿回家看看,少得很,于是三小包合起来一同吞了。因为每服三分,三包黄九分,所以仅发生了小小事故。另一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