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ID:83562410

大小:37.4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3-10-21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8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9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5届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不同于传统西方戏剧的“以实写实”——追求舞台时空与情节时空一致,从而使观众观看舞台表演后形成的心理时空与情节时空也一致,中国戏曲更加注重表现“虚”的时空。首先,舞台时空是对情节时空的虚化。舞台时空并未1:1的复制情节时空,而是将其抽象化、虚拟化了。戏曲更多的是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通过虚拟动作表现现实生活中人在某个时空场景中的神态和形态,或者以局部暗示整体的抽象方式等,在无实物实景的舞台时空中对情节时空进行虚拟化的表现,辅之以伴奏、服饰、脸谱、少数砌末(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来表现剧情中的时空情景,戏曲的虚拟表演并非是完全脱离现实的,而是基于现实生活合情合理地模拟。但和西方戏剧表演的模仿不同的是,戏曲中的虚拟动作是经过了艺术家们对戏剧角色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表现特征程式化、艺术化、抽象化、符号化的加工,而不是直接对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进行模仿和复制。因此,戏曲艺术是表现的艺术,而非再现的艺术,它并非真实地将情节空间搬到舞台上,将剧情时长真实地在舞台上演出来,它表现出的舞台时空是一个观众可在其中充分自由地联想和想象的审美空间,因此观众通过欣赏“虚空”的戏曲舞台而获得审美体验也是不被规定和限制的。其次,舞台时空又虚化为观众的审美心理时空。相比观众能看到的演员的舞蹈神态、服饰脸谱砌末以及戏台,能听到的唱腔念白和器乐伴奏这些有形,有声可感知的舞台时空之实,戏曲表演带给观众的审美心理时空则是虚的,它的虚在于其无具体之形、具体之象、具体之音、县体之感,在于其不被限制、无对象性、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观众看到的舞台画面、听到的声音只是媒介物,是引发观众产生联想和想象的媒介,观众心中形成的审美心理时空并非与视觉和听觉感知到的舞台时空完全一致,而是经过观众主观意识的自由加工和发挥之后的结果。最后,审美心理时空虽然是虚无的,非具象的,但却是真正“实有”的审美经验。观众将感官感知到的客观实在的舞台时空“虚无化” 为审美的心理时空,此时有形有声的舞台时空已经被观众所忘记,舞台以及舞台上的演员和道具等都成为了“虚的实体”,观众只能“看到”“听到”自己的心理时空,“达到审美意义上的真‘看’、真‘听’”,因为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不被舞台时空所限制,因而在其心理时空中,身段更好看,唱腔更好听,情绪更饱满,场景更真实,从而获得超出舞台表现效果的极为丰富、畅快的精神享受。(摘编自崔雅丽《论中国戏曲舞台时空的虚与实》)材料二:中国艺术强调“虚”,西方艺术推崇“实”,这已经成为美学界的共识。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例如中西绘画,西洋传统的油画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在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缥缈天际,化工境界。中西绘画在“虚”“实”上的不同侧重,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审美想象空间,实境则在虚境的统摄下进行加工,二者合二为一,缺一不可。例如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凤夔人物、汉石刻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宋李公麟《免胄图》,这些赫赫名迹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胰演一样。关于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方法的问题,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签》里说得很好,而这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面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赞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扼要地说出中国画里处理空间的方法,也叫人联想到中国舞台艺术里的表演方式和布景问题。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是有独创性的,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而这种艺术表演方式又是和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中国舞台上一般地不设置逼真的布景(仅用少量的道具桌椅等)。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遇而神境生”。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赞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反映这艺术发展的美学思想也具有独创的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结合艺术的实践来深入地理解和汲取,为我们从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提供借鉴和营养资料。(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戏剧追求舞台时空与情节时空的一致性,这种“以实写实”的方式让观众在观看表演后形成的心理时空与情节时空也是一致的B.舞台上的唱腔念白、乐器伴奏这些有形、有声、可感知的时空之实,决定了观众欣赏戏曲表演时的审美心理时空。C.材料二中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箜》中的话,扼要地阐释了中国绘画处理空间表现的方法,也暗合了中国舞台上的空间处理方式。D.《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是对“无景处都成妙境”“真境逼而神境生”的完美注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艺术是表现艺术,它并非将情节空间与剧情时长真实地再现于舞台,留给了观众充分想象的空间。B.当舞台时空被忘记,演员和道具都成了“虚”的实体时,观众就能获得超出舞台表现效果的更丰富畅快的精神享受。C.材料二举用近年出土的赫赫名迹有力地印证了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这一观点。D.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将形式和内容统一,为我们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提供了灵感和养分。3.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品画》袁枚)B.“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戏题画山水图歌》杜甫)C.“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华严经》)D.“乘车观戏剧,时乐亦时哀。”(《蓬莱旅舍作其十三》启功)4.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在舞台布景和表演方式上的特点。5.下面文段中洪昉思和王渔洋提出的诗歌主张,哪个更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钱塘洪昉思久于王渔洋之门矣。一日在司寇(王渔洋)宅论诗,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鳞须,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安得全体?”(赵执信《谈艺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商鞅变法姚远(第二幕秦宫,秦孝公三年)【卫鞅背书简上场,放书简。】卫鞅臣卫鞅拜见国君!秦孝公免礼。列位,蒙先君圣命,寡人承继国位,已经三年有余。当年先祖穆公在位,修德行武,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狄之地,我们的国土曾经一直扩展西河,功绩是何等辉煌。可是如今呢,大片的国土却落入了魏国的手中。二百六十多年过去,历经十四代国君,西河之地至今尚未收复。堂堂千里秦国在周天子的心中,在六大诸侯的眼里,竟无一席之地。这是奇耻大辱啊!列位都是前朝老臣,一国之栋梁,难道就不想把秦国变一变吗?【众无语。】秦孝公公孙大人。公孙贾臣在,臣不敢妄议朝政。秦孝公五大夫?甘龙臣唯君命是从。【秦孝公不悦。】秦孝公赵良博士?赵良臣在,卫鞅客卿不远万里自魏入秦,知李悝之法,习吴起之术,定有超群之计策,卓越之谋断。还是应该请卫客卿先抒高见。秦孝公嗯,请卫鞅客卿论法!景监请卫鞅客卿论法。卫鞅遵命。诸位大人,卫鞅冒昧。国君之所以下令求贤,是为光复穆公之业,收复被三晋夺占的西河之地,一改中原六国小视秦国之局面,自强于天下。中原六国遥强,而秦邦卑弱,是因为兵不强,国不富,天下不治。天下为何不治?是因为官不勤政,民不效力。为官者,对上曲意逢迎,对下搜刮民财;为民者,懒于耕稼,息于作战。而眼下大秦所用之法,乃几百年前陋章陈规。法不更新,陈陈相因,国家何以有生气?为此国家应废除旧规,倡导农战,制定农战之法。凡是努力开荒、多打粮食,或者奋勇作战、多杀敌人者,都可因此而建功得爵。有了爵级,奴隶可以升为庶人,庶人可以升为官吏,官吏也因此可以加官晋爵。而于国不事农战、不得战功者,虽为王侯大夫也不能得到利禄官爵。废除子孙世袭荫封,统一律条法令,从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在不赦!(顿)假如举国以此戮力而为之,行一年,十年强!行十年,百年强!行一百年,千岁强者王! 秦孝公嗯,好,哈哈……(激动)列位,卫鞅所论,是谓若要国富兵强,必须重视农战;要使百姓戮力逐农战,就必须要更改律法。为此,卫鞅客卿草拟了《垦草令》,列位不妨一阅。卫客卿!(示意)。卫鞅是。秦孝公望列位认真研读此法,共议强秦之计。【卫客卿将简发至众大臣手中,众臣看简后议论纷纷。】公孙贾老臣腐朽,只知日从东升,月从西降,性由天成,各得其所。这才分天地,成阴阳,存万物而立世界;这才树君上,辅群臣,统治万民而主国家;这才制礼数,立法度分上下。由古至今,万民得教化而立命安身。试看天下诸侯各国,凡是以古法而治的,没有不太平的,要想易弦更张的,没有不出乱子的。单凭一人巧舌如簧地游说一番,就轻易改变一国之法度,天下就可大治?臣,不知。卫鞅、公孙大人的意思是要效古法,循旧礼。请问,自从盘古开天以来,经三皇五帝、夏禹殷商,我们该循哪一朝的旧礼,效哪一代的古法呢?公孙贾……卫鞅太傅。公子虔卫客卿。卫鞅您博学多才,读尽了天下多少文章,您一定知道,从三皇五帝至今,有哪一代礼法是一成不变的?公子虔商汤、周武正是不拘古法而兴,殷纣、夏桀乃是不改旧礼而亡。卫鞅公孙大人,那我们该走哪一条路呢?祝欢依你所说,国君若不照你的意思来实行变法,国君就是殷纣、夏桀了?卫鞅如果国君是殷纣、夏桀,又怎会在此当庭论法?公孙贾请问,卫客卿的变法之举何以能成功,而不至于使秦国百姓深受其害呢?卫鞅请问太师,如果一件事连做都不去做,那么何以能得到成功呢?祝欢我只知道卫客卿曾在魏国学习李悝之法。可是李悝的变法在魏国都没有能够成功,难道他的学生,到秦国来变法就能成功吗?卫鞅魏国之所以变法未能成功,是在李悝去世之后,魏武侯未能坚持变法到底所致。太祝官是秦国老臣了,难道对这其中的缘由也一无所知吗?公孙贾国君,如果变法成功,老臣们死而无怨。可是一旦变法不成,使一国千秋大业崩溃于顷刻之间,谁能担当?众臣是呀!甘龙国君,古法旧礼,都是一朝朝、一代代传下来的,国君继位不久,便贸然行事,那好比驾车不循车道而行,必有覆车之患啊! 卫鞅国君……众臣国君……【秦孝公犹豫起来。】祝欢国君,上天早有征兆,臣不敢妄言。(跪下)秦孝公什么征兆?祝欢君上登基那年,西天有怪星横空,起于上章,落于阏逢。……秦孝公此作何解?祝欢君上,这是上天示意,如果变法,必无正果。君上,天意难违呀!祝欢君上!天意难违呀!公孙贾君上!天意难违呀!甘龙君上!天意难违呀!(跪下)众臣君上!天意难违呀!(跪下)卫鞅居然连太祝官都难测?秦孝公太傅?公子虔国君乃是上天授命,国君之意就是天意!秦孝公赵博士?赵良明智者总有先见之明,而平庸之人总是人云亦云。臣以为,国君还须采纳明智者之言。众臣国君!秦孝公……我意已决,景监宣诏!(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开篇通过秦王之口介绍了秦国国力强弱的变化,这是商鞅变法的背景,也表明了秦王想要变法的意图。B.祝欢先以李悝变法失败为由来质疑商鞅变法,后又对星象进行解析,由此可见祝欢对变法之事持反对态度。C.公孙贾认为要效古法,循旧礼,并以行车不循车道而行,必有覆车之患来质疑变法,遭到了商鞅的有力反驳。D.文本中赵良的话语并不多,但仅有的几处台词真实地体现了其对商鞅的赏识和对变法的支持。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中人物语言的使用相当成功。如商鞅的语言铿锵有力,句意精炼、句式整齐,多用排比诘问,节奏急促,有势不可挡,理不可曲之势。 B.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是有潜台词。文本中秦孝公在征求众人的意见时,公孙贾和甘龙的回答,暗示了群臣反对变法的态度,营造了紧张的气氛。C.文本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从商鞅于庭前陈述变法、与大臣论辩到赵良和秦王对待商鞅和变法的态度,都正面描写出商鞅的见识超群。D.文本详写商鞅对变法的陈述和公孙贾反对的理由,略写众大臣对变法的不同态度,有详有略,相辅相成,突出了重点人物的地位,推动剧情发展。8.请简要分析剧中卫鞅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9.剧本设置的矛盾冲突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帝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爵及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已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乃髡钳为奴,自卖于朱家。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身之洛阳见藤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待间言于上,如朱家指。上乃赦布,召拜郎中。齐人娄敬戍陇西,过洛阳,脱輓辂,衣羊裘,因齐人虞将军求见上。上召见,问之。娄敬曰:“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上问张良。良曰:“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摘编自《资治通鉴》汉纪三)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资甚美膏腴之地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B.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C.北有胡苑之利臣闻求木之长者D.娄敬说是也是而不见可悔故也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B.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答辱军吏卒C.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D.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军吏卒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意思是登记,文中指登记户籍,与《鸿门宴》中“籍吏民”的“籍”意思相同。B.北,指北方,多为位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区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中的“胡越”意思相同。C.巴、蜀,巴,指巴国,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蜀,指蜀国,在今四川中部偏西一带。与《谏逐客书》中“西并巴、蜀”中的“巴、蜀”意思相同。D.山东,这里指殽山以东,与《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时”的“山东”意思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刚登基时以洛阳为都,并颁布了一系列安定天下的政策,宴饮中问群臣成败的原因,高起等人认为是能与功臣共享利益,不猜忌贤能。B.季布在项羽手下为将时,多次用言语羞辱刘邦,后自己剃头为奴,隐匿民间;朱家仗义执言,滕公转达给刘邦,刘邦任季布为郎中。C.娄敬因乡亲虞将军见到了高祖,他建议改都长安,并用与人争斗时要扼住喉咙、按住脊背来说明长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后被高祖采纳。D.群臣以东有成皋,西有殽、渑等地利条件陈述建都洛阳可行,而张良从地利、物资和应对变乱等方面阐述理由倾向于定都长安,更打动刘邦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2)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早梅齐已①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早梅柳宗元③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查查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①诗人早年曾热衷功名,然屡试不中。②望春台:观赏春景的高台,也喻指京城。③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时期。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以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凸显了梅花不同凡俗的风骨;“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与之有同工之妙。B.二位诗人巧摹梅花。齐诗通过多情递送的寒风、惊奇窥探的禽鸟,柳诗则以高远广阔的碧空来正面描写早梅的香与色。C.二诗结构不同。齐诗颔联承前由虚入实、由远及近,颈联紧承展开对梅花做进一步描写;柳诗则颈联转为记叙、抒情。D.两首诗语言简淡清爽,无浮艳之气;诗人以含蕴的笔触展现梅花的素颜风韵和傲寒品性,将艺术美与人格美融合为一。16.两首诗同写早梅,皆感情深挚,它们表达了哪些相同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有许多令人推崇的教学思想,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结合等。《侍坐》篇中,他就循循善诱,引导曾点不要有顾虑,应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理想,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作者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一副晚秋千里江山图景。(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漂泊、自由、淡泊、悠然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车为喻,指出了失去民心的可怕,告诫太宗不可大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岳阳楼》中,表现作者多年夙愿得偿,内心感慨良多,饱含强烈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道德衰微的时代,孔子和屈原都没被时俗所染,而是凭“道”自任自重,本着求真求善的人生态度,以修身为要务,坚持理想,追求崇高,虽罹患而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而不改初衷。孔子的人生观是中庸之道,他以人生的经验务实地处理现实的一切问题。虽然重视修身,并以之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但修身与参与治国平天下与否,(),即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不是万不得已,即非关系着所谓名节非死不可的时候,他是不会“成仁取义”的。当然有时也不能缄默,未免发点牢骚,对时世有所讥讽,但必守中道,“温柔敦厚”。屈原的忠君和爱国是无条件的、一心一意的。由于楚王同姓的身份、认同的宗法制和血缘宗法观念及直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所培植出的对于国家的深固依恋感和责任感,屈原把楚王、楚国、楚国人民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他与楚国命运①。即使国君疏远他,国家抛弃他,人民不理解他,他仍然在为国君为社稷为人民大众承担着无穷的忧患。钱钟书先生说:“弃置而复依恋,无可忍而又不忍。欲去还留,难留而又不易去。‘何方圆之能周兮’,世俗与自身追求的②、格格不入,为屈原架构了宿命式的悲剧。”屈原没有消极地退隐与游戏人生,而是严于律己,疾恶若仇,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政治家的一面镜子。孔子热心救世,但生性豁达,有非常的柔性和韧性,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中③;屈原执着爱国,耿介中正,持“道”不屈,矢志不渝,独自背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艰难行进。孔子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性的精神意象,屈原则以砥砺不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式的④的节操为中国民族特色的理想人格增添了光彩。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孔子谨慎思考的问题B.孔子的回答是肯定C.我们对孔子的回答耳熟能详 D.孔子是灵活对待的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楚王同姓的认同、身份的宗法制和血缘宗法观念及直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所培植出的对于国家的深固依恋和责任,屈原把楚王、楚国、楚国人民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B.由楚王同姓身份、认同的宗法制和直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及血缘宗法观念所培植出的对于国家的深固依恋感和责任感,屈原把楚王、楚国、楚国人民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了一起。C.由于楚王同姓的身份、认同的宗法制和血缘宗法观念及直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所培植出的对于国家的深固依恋感和责任感,屈原把自己的命运同楚王、楚国、楚国人民紧紧联系到了一起。D.由楚王同姓的身份、认同的宗法制和血缘宗法观念及直接的经济与政治利益所培植出的对于国家的深固依恋感和责任感,使得屈原把自己的命运同楚王、楚国、楚国人民紧紧联系到了一起。(二)整本书阅读(本题1个小题,6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红楼梦》第十六回,说道:“咱们家大小姐(贾家大姑奶奶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于是都按品大妆起来。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轿入朝。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日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府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笑他越发呆了。且喜贾琏与黛玉回来,先遣人来报信:“明日就可到家了。”宝玉听了,方略有些喜意。请结合选段部分,谈谈你对画线语句“众人嘲笑他越发呆了”的理解。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1)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遇见一个乞丐,他很想有所施舍,但他翻遍所有的口袋却没找到一分钱。见乞丐的手高高地举着,他握着乞丐的手说:“兄弟,实在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流着泪说:“您能叫我兄弟,让我和您站在同一条线上就已经让我感激不尽了。” (2)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一学校学生萧钰隆因患病掉光头发不敢上学,班上同学展现同窗大爱,并以同理心呼应钰隆,迎接他重返班上。虽然钰隆家境贫寒清苦,又遭遇家庭离异变故,但现在他仍坚定地说“我不能被打败!”请综合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