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

ID:83489487

大小:49.2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07-06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2024届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AI)开始更多地走入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不仅复杂且综合性极强,它研究的是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可以说,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学科之一。尽管有专家表示,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在场景理解上还不一定能赢过两岁小孩,但机器不知疲倦和迅速的学习正在缩小与人类的差距。例如,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在短短几年内自我对弈了数千万盘棋局,这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棋手对弈的总和。而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ChatGPT更是在不断“教导”和“训练”下变得越来越具有近似于人的思考和表达。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正在变得更快更强,同时也在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等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因为都是在替代人的劳动,但人工智能又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不同,因为其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替代人的劳动。人工智能对脑力劳动岗位的影响大于对体力劳动岗位的影响,这引发了一些人的巨大的担忧。我们看到,ChatGPT能够顺利完成复杂和专业性极强的文字工作,例如文秘写作、文学创作、论文加工等,而从事这些文字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未来将受到冲击。当然,人总会在新的产业和岗位上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在以前的技术进步中不断发生,与其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加快劳动者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以适应更多新的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1人工智能的生产力主要由算力决定,需要投入的养料是海量的数据资源。算力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服务,算力系统包括超级计算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除了运算速度,算力资源的调配也能够释放巨大的闲置资源,正因如此,算力和数据成为各国和企业抢先布局人工智能竞争力的重点投资方向,前者主要靠基础设施的投入,后者则和经济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市场规模等直接相关。在数据的竞争上,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的人口和工业规模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够产生的数据潜力无疑也是全球最大的。目前,中国和美国的算力增长潜力要大于日本、欧洲和其他国家。近些年,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立法和制定严苛的规定,不仅要求本国企业将产生的数据在国内储存,还要求外国企业在本国产生的数据放在本国储存,甚至要求在本国上市的企业也要遵循数据存于本国的要求。在强调数据安全的同时,数据资源的争夺会愈演愈烈。另外,至少从目前的技术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电力有很强的依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经基本和汽车制造业相当,如果加上各种网络通信设施、智能终端的耗电量,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经济的能耗会更大。好在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人工智能的绿色低碳发展并初步完成了相关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人工+智能”是当前更合理高效的人与机器的合作关系。在很多制造工厂,很早就已经形成了“人辅助机器”的人机关系。例如,在现代化的汽车制造车间,能看到成排的机器人在自动运行焊接、喷涂等技能复杂的工序。当然,“人辅助机器”并不意味着机器对工作的主导,正好相反,技术进步一直在让人更好地远离劳动,那些还需要人类劳动者的工作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这些工作要么目前还不适合机器完成,要么是人类觉得还比较有趣愿意做。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都是由人创造,听从人的指令,一篇自动生成的漂亮文章、一幅具有魔幻色彩的图画,也是在人类输入指令后才完成的。总之,技术的不同的使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它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扩展,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选自《大众日报》,2023年4月5日,作者邓洲,文本有删改)1.根据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进展平稳的,而是以线性加速的方式在进行,并且会越来越快。B.“阿尔法狗”的进步和ChatGPT的强大功能,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两方面都正在变得更具智慧。C.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国都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特别是针对企业数据存储方式进行严格的约束。D.我们需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同时也要将人工智能的发展限定在对人类有用和有益的轨道和方向上。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更多电力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还处于高耗能阶段,因此还未取得节能上的成果。B.依靠基础设施投入的智能数据和与国家经济规模等相关的智能算力,共同成为人工智能的竞争力投资重点。C.

2替代人的劳动是技术进步的目的,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对过去的技术进步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完全替代人的劳动。D.在数据的竞争上,欧洲国家的数据潜力并不占优势,中国具备天然的优势,而美国的优势也大于其他国家。3.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应用的一项是()A.通过话筒和语音识别软件将报纸文字录入电脑。B.某展厅展出一款机器人,身着交警服装,可以指挥交通,还可以回答路人的提问。C.在QQ游戏大厅中与朋友下棋。D.通过手机导航,开车去见朋友。4.请联系文章内容,给“人工智能”下定义。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当前人工智能在发展中呈现出特点。【答案】1.B2.D3.C4.人工智能是一门以数据为养料,以算力为生产力,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进而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5.①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正在加速发展,变得更快更强更智慧。②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工作将产生巨大冲击,并迫使人们思考并改变工作观念。③人工智能使得国家间竞争加剧,并将加大能源消耗。④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是以人为主导,并需要人类正确引导。【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两方面……”错误,根据第二段,“阿尔法狗”属于人工智能系统,而不主要是智能机器。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因此还未取得节能上的成果”错误。原文第四段最后说明,我国已经初步取得了绿色低碳发展人工智能的进展。B.张冠李戴,“数据”是与“经济产业规模、人口规模……”等相关,而“算力”才是“依靠基础设施的投入”;C.“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对过去的技术进步的继承和发展”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人工智能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不同”,所以不能理解为是继承;根据第五段可知,也不会“完全替代人的劳动”。故选D。

3【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文章第一段,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它研究的是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可以推断,只有C项属于人与人之间进行的娱乐活动,不属于人工智能应用。A.通过识别软件,模拟了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人机互动,属于人工智能。B.制造了机器,模拟人的思考,并能人机对话,属于人工智能。D.手机导航,需要软件处理地图信息并时刻计算人的行为,给予定位和引导,人机互动,属于人工智能。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力。首先,根据文章第一段,人工智能研究的是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是一门科学学科。这是人工智能的基本内涵;其次,根据文章第四段,人工智能以数据为养料,以算力为生产力。这是其核心特点;第三,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人工智能的工作方式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延伸和扩展。这是其外延。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把它定义为:“人工智能是一门以数据为养料,以算力为生产力,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进而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学科。”【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正在变得更快更强,同时也在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正在加速发展,变得更快更强更智慧。“与其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加快劳动者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以适应更多新的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工作将产生巨大冲击,并迫使人们思考并改变工作观念。“在强调数据安全的同时,数据资源的争夺会愈演愈烈。另外,至少从目前的技术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电力有很强的依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经基本和汽车制造业相当,如果加上各种网络通信设施、智能终端的耗电量,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数字经济的能耗会更大”,人工智能使得国家间竞争加剧,并将加大能源消耗。“人工+智能是当前更合理高效的人与机器的合作关系……包括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都是由人创造,听从人的指令,一篇自动生成的漂亮文章、一幅具有魔幻色彩的图画,也是在人类输入指令后才完成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是以人为主导,并需要人类正确引导。

4(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年庭院余秋雨①二十七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我一个人在岳麓山上闲逛。②暮色压顶,山渐渐显得神秘起来。一堵长长的旧墙围住了很多灰褐色的老式房舍。沿墙走几步,便看到一个边门,轻轻一推,竟能推开,我稍作迟疑,还是跨了进去,装着咳几声,直着嗓子打招呼,都没有回应。走着走着,我似乎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控制住了,脚步慢了下来。这儿没有任何装点,为什么会有一种莫名的庄严?这儿我没有来过,为什么处处透露出似曾相识的亲切?这些房子和庭院密密层层,每一个层次又排列得那么雅致和安祥,应该聚集过很多人,出现过一种宁静的聚会,一种无法言说的斯文,一种不火爆、不壮烈的神圣。③我在这个庭院里磨磨蹭蹭不愿离开,终于摸到一块石碑,凭着最后一点微弱的天光认出那四个大字:岳麓书院。④岳麓书院存世已有千年,是世界上最老的高等学府。中国的事,说“老”可信,说“高等学府”便要打上一个问号,但这个问号面对岳麓书院完全可以撤销。千年间,岳麓书院集中了大量海内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包括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而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光论清代,便可随手举出哲学大师王夫之、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等等。⑤这个庭院的力量,在于以千年韧劲彰显了教育对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历朝历代,没有一种官学能像岳麓书院那样长久。汉代的太学,唐代的宏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官府对它们投注了太多功利要求,控制严苛,而这种控制又必然导致繁琐和形式主义成风,说是教育,却着力于物质、着意于空名、着眼于官场,作为一项独立事业的品格却失落了。⑥而岳麓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这个称呼听起来野趣十足,不仅与书院所在的环境相应,还包含着对朝廷级别的不在意,显现着幽默自在。山长们只想管住一座书院,满山的春花秋叶、夏风冬月,管住一个独立的世界。在山长的执掌下,书院采取较自由的教学方法,由山长本人或其他教师十天半月讲一次课,其余则以自学为主,有问题可随时与师友讨论,同时有明确的学规,每月有几次严格的考核。此外,学生还须记录自己每日读书的情况,山长定期抽查。可以想象,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酿造出令人心醉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有时可能比课程本身还能熏陶人、感染人。

5⑦岳麓书院能够延绵千年,除了上述管理的成功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这种力量便是一种灵魂。一旦散了魂,即便名山再美也成不了大气候。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我漫步于此,恍惚间看到许多书院教育家飘逸的身影,其中最清楚的是朱熹,尽管他离开书院已有八百年。⑧朱熹是一位学者,辛弃疾曾称赞他的学术:“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一般说来,这样一位大学问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时间再去做教师。但朱熹有着另一层面的思考,他把教育看成是恢复人性、改变素质的根本途径,离开了这一途径,便谈不上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和发展。⑨他晚年一直蒙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诬陷和攻击,纵使讲席前听者如云,内心却积贮着无法倾吐的苦水。被朝廷的高官们攻击他为不学无术、欺世盗名、宜摈斥勿用之人。兴办岳麓书院的举动没有逃过诬陷者的眼睛,就在朱熹到长沙的第二年,理学已被朝廷某些人宣判为“伪学”;再过一年,朱熹被免职,他的学生也遭逮捕。又过一年,“伪学”进一步升格为“逆党”,朝廷多方拘捕朱熹的学生和追随者。朱熹虽然逃过一死,但著作被禁,又眼看着自己的学生和朋友接连受到迫害,心里实在苦痛。但是,他依旧以教育家的独特态度来面对这一切。1197年官府即将拘捕他的得意门生蔡元定,朱熹与一百余名学生为蔡元定饯行,席间有的学生难过得哭起来了,蔡元定却从容镇定:为自己敬爱的老师和他的学说去受罪,无怨无悔。朱熹席后对蔡元定说,我已老迈,今後也许难得与你见面了,今天晚上与我住在一起吧。这天晚上,师生俩在一起竟然没有谈分别的事,而是通宵校订了《参同契》一书,直到东方发白。蔡元定被官府拘捕后杖枷三千里流放,死于道州。⑩我在这个庭院里嗅到一股透骨的凉气。岳麓书院以它千年的流泽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但这种积累和磨砺是不是必然往前呢?如果不是,那么,漫长的岁月不就组接成了一种让人痛心疾首的悲哀?⑪人类历史上,许多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无奈和悲凉。对于真正的教育家来说,自己受苦受难不算什么,他们在接受这个职业的同时就接受了苦难;最使他们感到难过的也许是他们为之献身和企盼的“千年教化之功”成效远不如人意。也许在技艺传授上好一点,而在人性人格教育上则几乎总是这样。当一代学生终于衰老死亡,他们的教师对他们的塑造也就随风飘散了。这就是为什么几个学生之死会给朱熹带来那么大的悲哀。当然,被塑造成功的学生会继续传播希望,这对教师无疑是莫大的慰藉与幸福,但这种结果又并不为教师所左右。更何况,总会有很多学生只学“术”而不学“道”。还会有少数学生,成为有文化的不良之徒,与社会文明对抗,使教师不得不为之自责自嘲。⑫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像岳麓书院,又不完全是。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很久很久了,我们一直在那里,做着一场文化传代的游戏。至于游戏的终局,我们都不要问。(有删改)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历史文化题材的散文,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记叙和议论手法将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多维度地展现在读者眼前。B.

6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发现岳麓山建筑群的经过与内心感受,既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自然引出下文。C.通过第⑤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中官学与岳麓书院各自的办学特点进行对比,突出岳麓书院重视人格培养和文化熏陶的教学方式更能产生深远影响。D.作者在院子里“嗅到一股透骨的凉气”运用通感与双关的的手法,将触觉的“凉”转为嗅觉,旨在体现深秋时节、暮色渐深时天气的寒凉。7.下列各项中,对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与开头相呼应,“我”没来过却感到“亲切”正是其中代代传承的文化与人格精神仍然健在,而“我”就是潜移默化中的继承者,也以此证明这座文化的“庭院”无法被夺走。B.结尾将“教育”比做“游戏”,又说“不要过问结局”,这是对上文“教师不得不为之自责自嘲”的回应:教育者无法左右教育的结果,因此“过问终局”只会徒增无奈与痛苦。C.结尾运用比喻,阐述了喻体特征,却始终不点明本体,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观点具象为场景,更加耐人寻味,意蕴悠长,更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深思。D.“庭院”即是题目“千年庭院”的深层含义,指千百代教育家们用教育构建的文化殿堂;“我们”不仅指朱熹一样义无反顾传承中华文脉的教育家,也指如作者一样接受文化教育并自觉维护它的读书人。8.如何理解文中“野趣”的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章概括分析“真正的教育家”的形象特征。【答案】6.D7.B8.“野趣”的内涵有二:①自然之趣:山间的花草自由生长,风月四时变换,共同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各有意趣;②精神之趣:在自然生长的景致中,岳麓学子的精神也能够得到自然的舒展,在学院自由开放的学风中,他们的精神也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束缚,能够享受学习、陶冶性情。9.(1)“真正教育家”常常要面对失望与无奈:他们所奉献终生的事业,其成功的希望都是渺茫的。“真正的教育家”无法决定自己的学生是坚守、传承真善美,传承希望的种子,还是“有术无道”,甚至与社会文明对抗。(2)他们同时也充满信仰与勇气:在选择为教育奉献自己时就已经接受了苦难与悲哀的现实,但他们又同样具有面对这种苦难与悲哀的勇气,“真正的教育家”用一生赌一把能够塑造出传播希望的学生,在文化传承的崇高理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成就他人而实现自己,这是属于信仰者的幸福。【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

7.“旨在体现深秋时节、暮色渐深时天气的寒凉”错误。根据“我在这个庭院里嗅到一股透骨的凉气。岳麓书院以它千年的流泽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素质是一种历时久远的磨砺。但这种积累和磨砺是不是必然往前呢?如果不是,那么,漫长的岁月不就组接成了一种让人痛心疾首的悲哀?”可知,结合本段内容,这里的“凉气”指千万年来教育者们在世代积累,期图改变民族素质的愿望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现实带来的无奈与悲凉,而不是单纯指向气候。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B.“因此‘过问终局’只会徒增无奈与痛苦”错误。尾段所说的“庭院”虽然会被侵凌、毁坏,但无法被夺走,说明作者相信在无法避免的破坏中,我们的文化仍然通过教育留下了痕迹。另一方面不“过问终局”的含义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文化的传承正是因为代代都有朱熹这样真正的教育家出现才能绵延不绝,因此这里是对“真正的教育家”们坚持干绝境之中,将不可能化作可能的无私奉献与大无畏精神的赞颂与敬仰。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丰富内涵意蕴的能力。根据“山长这个称呼听起来野趣十足,不仅与书院所在的环境相应,还包含着对朝廷级别的不在意,显现着幽默自在。山长们只想管住一座书院,满山的春花秋叶、夏风冬月,管住一个独立的世界”可知,“野趣”表面上写的是山间的花草自由生长,风月四时变换,共同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各有意趣。强调的是“自然之趣”。根据“在山长的执掌下,书院采取较自由的教学方法,由山长本人或其他教师十天半月讲一次课,其余则以自学为主,有问题可随时与师友讨论”“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酿造出令人心醉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有时可能比课程本身还能熏陶人、感染人”可知,“野趣”的深层内涵是,在自然生长的景致中,岳麓学子的精神也能够得到自然的舒展,在学院自由开放的学风中,他们的精神也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束缚,能够享受学习、陶冶性情。这强调的是“精神之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许多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无奈和悲凉。对于真正的教育家来说,自己受苦受难不算什么,他们在接受这个职业的同时就接受了苦难;最使他们感到难过的也许是他们为之献身和企盼的千年教化之功'成效远不如人意”可知,“真正的教育家”常常要面对失望与无奈,他们所奉献终生的事业,其成功的希望都是渺茫的。

8根据“被塑造成功的学生会继续传播希望,这对教师无疑是莫大的慰藉与幸福,但这种结果又并不为教师所左右。总会有很多学生只学‘术’而不学‘道’。还会有少数学生,成为有文化的不良之徒,与社会文明对抗,使教师不得不为之自责自嘲”可知,真正的教育家无法决定自己的学生是坚守、传承真善美,传承希望的种子,还是“有术无道”,甚至与社会文明对抗。根据“人类历史上,许多顽强的奋斗最终仍会组接成一种无奈和悲凉”“对于真正的教育家来说,自己受苦受难不算什么,他们在接受这个职业的同时就接受了苦难”可知,“真正的教育家”在选择为教育奉献自己时就已经接受了苦难与悲哀的现实,但他们又同样具有面对这种苦难与悲哀的勇气。根据“岳麓书院能够延绵千年,除了上述管理的成功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被塑造成功的学生会继续传播希望,这对教师无疑是莫大的慰藉与幸福”可知,“真正的教育家”用一生赌一把能够塑造出传播希望的学生,在文化传承的崇高理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成就他人而实现自己,这是属于信仰者的幸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二)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①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②,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9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注:①姁(xǔ)姁:言语温和亲切。②缉纑(lú):把麻搓成线,准备织布。(摘编自明代归有光《先妣事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B.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C.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D.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娘以指叩门扉曰”与“叩关而攻秦”(《过秦论》)两句中的“叩”含义不同。B.“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与“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盛”含义相同。C.“小者乳抱”与“羝乳乃得归”(《苏武传》)两句中的“乳”含义不同。D.“馀则茫然矣”与“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两句中的“茫然”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母亲十六岁就嫁到夫家,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前后有两人不幸夭折,其中生下归有尚的时候怀孕了十二个月。B.归有光母亲家世代居住在吴家桥,他的外祖父为人忠厚正直,崇尚简朴。虽然家里很富有,但其也常常和和气气与村里人谈家常。C.归有光七岁时便和堂兄归有嘉进学塾读书。每次遇到阴雨天气,他的堂兄就在学塾过夜,归有光却对家恋恋不舍,所以没有留住学塾。D.归有光大姐的婚事是他母亲生前应允的,归有光的婚事也是其母亲生前给他聘定的,突出了母亲对归有光兄妹强烈的责任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2)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14.

10归有光用往昔生活琐事勾勒的亡母形象,感人至深。请根据文段找出能体现母亲勤劳品德的事件并简要概括。【答案】10.B11.D12.C13.(1)等到离开时,她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总可以期待了吧!”(2)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时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14.①先母回到娘家,就做棉花活;②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绳,常常劳动到深更半夜;③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每间房里都整齐清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平时)对待僮仆们很宽厚,即使责打了他们,他们也都不忍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中,“吴家桥”是主语,“致”是谓语。“鱼蟹饼铒”是宾语,结构完整,在本句前后断开,排除AC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敲;攻打。两句中的“叩”含义不同。句意: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攻打函谷关进攻秦国。B.正确。都是“装”的意思。两句中的“盛”含义相同。句意: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装着两只田螺。/把它装在锦缎制成的口袋里。C.正确。喂奶;生子。两句中的“乳”含义不同。句意:小的抱在怀里喂奶。/要等要公羊生小羊才放苏武回去。D.错误。模糊不清;广阔无边。两句中的“茫然”含义不同。句意:别的就都记不起来了。/越过茫茫的万顷江面。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归有光却对家恋恋不舍,所以没有留住学塾”错,由原文“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可知,应是他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

11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比”,等到;“阖”,关;“效”,成效。(2)“乳”,哺养;“健”,费力;“颦蹙”,皱眉。【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可知,先母回到娘家,就做棉花活;②由原文“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可知,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绳,常常劳动到深更半夜;③由原文“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可知,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每间房里都整齐清洁。参考译文:(一)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去世的母亲曾经来过这里。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她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总可以期待了吧!”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二)亡母周孺人,生于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十六岁嫁到夫家。过了一年多,生下一女淑静,就是我的大姐。一年后,生下我,又过一年,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夭折一人,另一个满周岁时也死了。又过一年多,生下有尚,怀孕足有十二个月。第二年生下生淑顺,过一年,又生下有功。生有功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经常皱着眉头向婢女们讲:“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有位老婆婆端来一杯水,装着两只田螺,说:“喝下这水就不会老怀孕了。”母亲举起杯来一饮而尽,从此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12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溘然长逝。儿女还小,见家里人哭,也跟着哭起来,可心里还以为母亲睡着了。真是伤心呀!那时家里请来画师,为先母画遗像,喊出大姐和有光来,嘱咐人家:“鼻子以上,照着有光画,鼻子下面,照淑静姐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长得最像母亲。先母名桂,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崇尚简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与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喂奶,手里还缝缝补补一刻不停,每间房里都整齐清洁。(平时)对待僮仆们很宽厚,即使责打了他们,他们也都不忍在背后说些难听的话。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次遇到阴雨天也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非常想留在书塾,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半夜醒来,就督促我小声诵读《孝经》,如果我能热练地、一字不错地背下来,(母亲)就十分高兴。先母过世十一年后,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过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聘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就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听段处士弹琴方干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离石底,松含细韵在霜枝。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紧扣题目“听段处士弹琴”,从演奏古琴的角度切入,以高度评价段处士为结束,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直接摹写琴声的高妙,韵味悠长。B.首联写在演奏开始之前,诗人先介绍一下演奏者,段处士在琴艺上苦心沉潜数年,深谙琴艺,演奏技艺炉火纯青。“元化分工”直接写出段处士琴技高超。

13C.颔联“泉迸幽音离石底”是用清泉从石底迸发出清远的声音描摹琴声,“迸”““幽”表达精妙,“迸”突出力度,“幽”突出幽远。形象生动地描写琴声的悠远动人,写出了段处士弹琴技艺的高超。D.颈联写诗人沉浸在音乐中,不觉间,一轮圆月已爬上了窗棂,窗外竹林中的蝉不知何时停止了鸣唱。作为听众,诗人为音乐而沉醉,忘记了时间,当他回过神来时,天色已晚。16.诗歌如何用文字形象的表现无形的音乐?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善用修辞。比喻。琴音欢快处,就像流动的泉水碰撞水底的石头发出的叮咚声;那琴音低沉处,像是霜花落在松树枝头上,声音几不可闻。在这一联中,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形状,正面写出了琴音的起伏。借代。诗人以“七条丝”代指琴;琴是弹拨乐器,演奏主要用手,所以诗人用“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通过诗人的介绍,用借代描摹了场景,提高了“听众”们的期待。②侧面描写。颈联侧面写段处士的演奏效果,通过写听众的感受,可以间接写出音乐的高妙。听者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不觉时间流逝,已是圆月爬上窗棂、竹上寒蝉寂寂无声之时。③借助议论。尾联通过对音乐的评价--只有这时候心更静,每一声每一韵都可以作为后人的示范,突出了段处士演奏技艺的高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诗人用了大量的笔墨直接摹写琴声的高妙”错,全诗并没有把大量笔墨花在摹写琴音的高妙上,而是主要写听者的感受,侧面衬托,令人读来更觉意韵绵长。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善用修辞。比喻。颔联“泉迸幽音离石底”琴音欢快处,就像流动的泉水碰撞水底的石头发出的叮咚声。是用清泉从石底进发出清远的声音描摹琴声。运用比喻,将琴声比作清泉从石底进发出的清远的声音;形象生动地描写琴声的悠远动人,写出了段处士弹琴技艺的高超。“松含细韵在霜枝”琴音低沉处,像是霜花落在松树枝头上,声音几不可闻。是用霜花落松描摹琴声,运用比喻,将低沉的琴声比作霜花落在松树枝头,生动地写出琴音的低沉婉转。在这一联中,诗人连用两个比喻,赋予无形的音乐以形状,正面写出了琴音的起伏。借代。“几年调弄七条丝,元化分功十指知”运用借代手法,诗人以“七条丝”代指琴;琴是弹拨乐器,演奏主要用手,所以诗人用“十指”代指演奏者段处士。此句夸赞段处士在琴艺上苦心沉潜数年,深谙琴艺,演奏技艺炉火纯青。通过诗人的介绍,用借代描摹了场景,提高了“听众”们的期待。

14②侧面描写。颈联“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侧面写段处士的演奏效果,诗人沉浸在音乐中,不觉间,一轮圆月已爬上了窗棂,窗外竹林中的蝉不知何时停止了鸣唱。作为听众,诗人为音乐而沉醉,忘记了时间,当他回过神来时,天色已晚。通过写听众的感受,可以间接写出音乐的高妙。③借助议论。尾联“唯有此时心更静,声声可作后人师”,听音乐过程中内心更加沉静,这美妙的音乐每一句都可以作为后人的典范。通过对音乐的评价——只有这时候心更静,每一声每一韵都可以作为后人的示范,突出了段处士演奏技艺的高超。(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自己辞任洗马后朝廷严厉责备的态度。(2)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每月十五夜里项脊轩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十分生动可爱。(3)《扬州慢》中既写杜牧才智,又侧面表现扬州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诏书切峻②.责臣逋慢③.明月半墙④.桂影斑驳⑤.杜郎俊赏⑥.算而今重到须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峻、逋、斑驳、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小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2020年7月31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部正式开通,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说起北斗,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中国航天人在建造人造卫星的过程中,把能够指引方向,发播标准时间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6月23号,当北斗三号的“收官之星”屹立在西昌发射塔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十分激动,火箭按时点火,卫星成功入轨,开始在太空大显身手,举国沸腾,。经过二十六年的努力,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北斗人”成功地完成了北斗系统的全球建设任务。北斗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它的作用简单的说起来就是导航、定位和授时。其运用与老百姓的生活

15,例如在汽车应用方面,除了大家熟悉的车辆导航,当前北斗应用的一大热点是自动驾驶。北斗系统一方面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持续稳定、可靠智能的实时定位导航服务;另一方面,它可以快速智能化地采集地理信息数据,完成高精度地图制作,极大提高了效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北斗”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强国意识,更能改良我们的生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以及非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取得了足以令很多西方国家的成绩。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截止大快人心息息相关刮目相看B.截止万人空巷休戚相关望其项背C.截至万人空巷息息相关刮目相看D.截至大快人心休戚相关望其项背19.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北斗”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更能增强我们的强国意识。B.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北斗”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强国意识,更能改善我们的生活。C.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北斗”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更能提高我们的强国意识。D.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北斗”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强国意识,更能改良我们的生活。20.下列各项中,与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答案】18.C19.A20.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截至”停止于某期限,但是并未结束,后面仍继续。“2020年7月31日”作宾语,不是事情结束时间,应选“截至”。“万人空巷”每家每户的人都从巷子里走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语境有“举国沸腾”,应选“万人空巷”。“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形容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语境指北斗的运用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应选“息息相关”。

16“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望其项背”指赶得上。根据语境,前句是得到“广泛的认可”,后句应选“刮目相看”。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成分残缺,“随着……使……”造成主语残缺,删掉“随着”或“使”;“提高……意识”搭配不当,改为“增强……意识”;语序不当,递进分句,按照逻辑,先说“改良我们的生活”,后说“增强我们的强国意识”。只有A项修改正确。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是运用拟人的修辞。A.“气如山”是运用比喻修辞;B.“铁衣”是借代,用“铁衣”借指出征战士;“玉箸”是运用比喻修辞,比喻思妇的眼泪;C.“偷眼”“断魂”把霜禽、粉蝶人格化;D.“樯橹”是运用借代修辞,代指船。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小题共1小题,6分)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这点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要认真研究起来,不仅记述中国风筝发展历史的详细资料不多,_______。如中国传说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一个记述中国风筝技艺的专著,但至今不只还见不到此书的全文,就连此说是否属实,曹氏是否确有这一著作,_________,所以学术界还在争论之中,没有结论。从主观愿望上讲,我们很希望曹氏或其他先人能为后代留下一本有关中国风筝技艺的宝贵资料,供今人继承和发展。____________,我们只能等待着这方面新的发现。【答案】①.而专述中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就更少。②.也还因为缺少足够的旁证材料。③.但希望不能代替事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17第一空,根据“但要认真研究起来,不仅记述中国风筝发展历史的详细资料不多”可知,补写句应有连词“而”或“而且”连接;根据“如中国传说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一个记述中国风筝技艺的专著,但至今不只还见不到此书的全文”可知,补写句应表述专述中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少,故此处可填“而专述中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就更少”。第二空,根据“但至今不只还见不到此书的全文,就连此说是否属实,曹氏是否确有这一著作”及“所以学术界还在争论之中,没有结论”可推知,补写句要强调没有结论的原因——缺少论证《南鹞北鸢考工志》真实性的资料,故可填“也还因为缺少足够的旁证材料”。第三空,根据“从主观愿望上讲,我们很希望曹氏或其他先人能为后代留下一本有关中国风筝技艺的宝贵资料,供今人继承和发展”及“我们只能等待着这方面新的发现”可推知,此处可填“但希望不能代替事实”。(三)语言文字运用III(本小题共1小题,5分)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00个字。2020年8月8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换届活动在北京举行。此次换届采用“联合轮值制”,北京冬奥组委向中国联通、中国石化分别授予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中国联通致力于以5G赋能“智慧冬奥”,在加快推进5G新基建进程、大力拓展5G新应用、匠心建设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中国石化正在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为冬奥基础设施建设和赛事运行提供清洁能源保障,为“绿色冬奥”赋能。【答案】2020年8月8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换届活动在北京举行。北京冬奥组委分别授予以5G赋能“智慧冬奥”的中国联通和为“绿色冬奥”赋能的中国石化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这则新闻共有四个句子,其中第一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可直接使用;第二个句子主要是说“北京冬奥组委向中国联通、中国石化分别授予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可直接使用;三、四句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石化在北京冬奥会上做出的贡献,这也是它们被授予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的原因,压缩出具体原因,中国联通是“以5G赋能‘智慧冬奥’”,中国石化是“为‘绿色冬奥’赋能”,将这两个原因放入“北京冬奥组委向中国联通、中国石化分别授予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一句,修改为“北京冬奥组委分别授予以5G赋能‘智慧冬奥’的中国联通和为‘绿色冬奥’赋能的中国石化2022年冬奥会合作伙伴俱乐部轮值主席单位铭牌”。整合以上信息,注意不要超过100字。

18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况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譬如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英)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答案】例文:知行合一,方能致远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想法,却很少付诸行动;我们往往懂得许多大道理,却总是过不好这一生。归根结底,是我们空有许多想法,却总不能付诸行动。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说明,空有“知”而无“行”,只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唯有将“行”付诸“知”之上,知行合一,方能致远。以“知”导“行”,方能开启笃行之门。知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而产生许许多多“恍然大悟”的时刻,若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而迸发出那一串串智慧的火花,我们永远也无法打开行动的大门。所以“知”是“行”的引导,“行”在“知”的指引之下才能逐步迈向成功。以“行”成“知”,用笃行促成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我们许多人却总是止步于那“恍然大悟”的一刻,而没有后续的行动。殊不知,再美好的愿望,再宏大的设想,再科学的决策,如果不付诸实践、不付诸行动都只是空想、幻想。这也正是有人感叹“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没有“干”,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变成乌托邦。知识在“干”中获得,对错在“干”中检验,本领在“干”中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中国精神”到书写抗疫史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都是起而行之“干”出来的,所以,让我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19知行合一,不可分离。“知”既是“行的主意”,也是“行”所实现的意识结果;“行”既是“知的工夫”,也是“知”所展开的实践维度。通过“行”而实现“知”,通过“知”而实现“行”,所以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非常善于作战,几乎战无不胜,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桩做的事,就是亲自勘探地形,实地了解山川地理、道路交通、敌我双方的军事设施及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战争地点的“真知”,通过“真知”来取得战争行动的胜利,“知行合一”即是王阳明战无不胜的“秘诀”。脱离“行”的“知”是空知,脱离“知”的“行”也是盲行,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知行合一,方能致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句选自《荀子》的格言,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不去亲自实践一下,是无法体会到真实情况的。是讲述实践的重要性。第二句选择了朱熹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的越明白,理解的越透彻,那么行动起来就越坚定不移,行动越是坚定不移,那么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就会更深更透彻。第三则材料,意思是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第四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了行动是知识与创造的来源这一哲理。第五句,利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滑冰这一事例,强调了实践与行动之重要性。总而言之,几句话讨论的都是“知”与“行”的关系。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充分论证好“知”与“行”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不能完全否定“知”而去提倡“行”,而是要充分思考“知”与“行”合一能给我们带来的认识上和能力上的成长。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我们自身学习者的身份,思考好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结合好“知”与“行”的关系。立意:1.以知促行,以行促知。2.知之愈明,行之愈笃。3.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20

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