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

ID:56399116

大小:29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3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半期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半期考试化学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8分;3.试卷页数6页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里的碘、氟指的是分子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符合节能、低碳的生活理念D.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H<0)生成的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

2、图所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一直不断加快B.反应4min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间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1mol·min-13.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g)+H2(g)CO(g)+H2O(g)ΔH>0B.CH3CH2OH(g)CH2=CH2(g)+H2O(g)ΔH>0C.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

3、g)ΔH<0D.CO2(g)+2NH3(g)CO(NH2)2(s)+H2O(g) ΔH<0-5-用心爱心专心4.下列离子组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少量括号内的物质,溶液颜色几乎不变的是A.Na+、K+、NO3—、OH—(Cu粉)B.K+、H+、Cr2O72—、F—(NaOH)C.Fe3+、Al3+、Cl—、SO42—(KSCN)D.Ca2+、Na+、C2O42—、MnO4—(H2SO4)5.向三份0.1mol/LNH4Cl中分别加入少量CH3COOK固体、FeCl2固体、氨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NH4浓度的变化依

4、次为A.增大、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6.下列实验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将AlCl溶液加热蒸干可得无水AlCl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出14.80mL的Na2CO3溶液C.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0.1mol/L的醋酸溶液的pH7.一定量的(NH4)2SO4与NH3·H2O混合所得的碱性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H–)>c(H+)B.c(NH4+)+c(H+)=2c(SO)+c(OH–)C.c(NH4+)<

5、2c(SO)D.c(NH4+)>2c(SO)8.在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一元弱酸钠盐溶液中分别通人相同的CO2,发生如下反应:NaR+CO2+H2O=HR+NaHCO32NaR’+CO2+H2O=2HR’+Na2CO3把HR和HR’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作比较,正确的判断是()A.HR较强B.HR’较强C.两者差别不大D.无法比较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A(s)+B(g)===C(s)+D(s)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有ΔH<0B.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

6、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D.常温条件下,相同大小的钠粒在20mL硫酸铜溶液中比在20mL纯水中反应更剧烈,是因为硫酸铜溶液中的c(H+)比纯水中的大10.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25℃时,pH=4的NH4Cl溶液与pH=10的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25℃时,pH都等于3的盐酸和AlCl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C.25℃时,FeCl3溶液和NH4Fe(SO4)2溶液中的c(Fe3+)D.25℃时,中和体积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所消耗HCl的物质的量11

7、.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时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氢硫酸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2H++S2–B.用稀氨水吸收H2S:NH3·H2O+H2S===NH4HS+H2OC.Na2CO3溶液显碱性的主要原因:CO32-+2H2OH2CO3+2OH–D.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57.3kJ/mol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有:c(CH3COO-)>c(Na+)>c(H+)>

8、c(OH-)B.在0.1mol·L-1CH3COOK溶液中:c(OH–)=c(CH3COOH)+c(H+)C.25℃时,0.1mol·L-1NaF溶液与0.1mol·L-1CH3COOK溶液:c(F–)>c(CH3COO–)(已知酸性HF>CH3COOH)D.25℃时,pH相等的NaF溶液与CH3COOK溶液:c(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