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

ID:37765963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0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_第1页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_第2页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_第3页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_第4页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重要还是学生重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按照我本人对课改研究成果进程的划分,我把10年课改分为“三个代”。  第一代课改的代表性学校是洋思中学,他们之于对传统教学的批判,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教”的质疑和改动上,洋思的改良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支撑他们改良的缺憾是仍然没有跳出“教为主、学为辅”的圈子。我对第一代课改的概述是:基于“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以期通过调整、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洋思中学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高度,尽管它“有效”地解决了课堂效益的

2、问题,然而它仍然不能挣脱“教中心”的教学框架对课堂“生产力”的束缚。  第二代课改的标志学校是杜郎口,它与洋思的相同之处也是从改变“教”的手段切入,所不同的是,杜郎口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的地位,符合了新课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如果说第一代课改是改良的话,那么,第二代课改则有资格称为改革,第二代课改与第一代课改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构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学中心体系”,也可以说二代课改是第一代的“升级版”。  第三代课改的基本特征是不过分纠缠于课堂“技术”细节,而是以“

3、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规则”,从对“人”真正的“发现”来“认识”学生,清晰界定“学习者”和“学习条件提供者”的角色关联性,通过成就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他们的基本教育理念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  但目今第三代课改尚缺乏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领军学校,从现在崭露头角的几所学校,如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河南省卫辉高中、陕西省宜川中学、河北省清河县挥公中学等来看,三代课改的“共性”体现在:1、“无边界”张扬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地位;2、尝试去除“教师主导化”,极端放大学生自学,甚至普遍采取“一拖N”课堂

4、形式(即一个教师同时上N个班的课);3、空前体现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他们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坚持认为,学习即自学,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是“带资”的“同修”者。 改革需要激赏,我们期待着第三代课改的喷薄而出,当然,没有一项改革是十全十美的,所谓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无论它是第几代,他们都注定会被写进中国当代教育史里,中国教育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在传承和超越中不断进化,谱写着恢宏的篇章。            主导“主要在引导”  其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主体”

5、,所谓“教师主导”只是一部分学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的结论。有时候我们需要妥协,妥协是一种智慧。就像我们提出的“高效课堂”,它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学观念,而不单单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益。任何新的教育概念的提出,都必须“带入”更多人的行动兴趣,因此,高效课堂从“效益”入手,应该也属一种妥协。 但“妥协”的结果有可能会制造超出预想的混乱。比如“教师主导”,按照辞海的解释,“主导是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那么,“教师主导”则显然是指教师是主要的并且引导学习向着自己预期方向发展的角色。辞海对“主体”的解释是“

6、事物的主要部分”,那么“学生主体”在显然是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部分”,“主导”、“主体”如果都是“主要”的,谁应该围绕谁、谁到底服务于谁?正因为缺乏确指,因而长期以来,针对“谁作主”的争论甚嚣尘上,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课堂形态和尖锐相对的两种评价方式的撕扯,于是有人提出“双主体”概念,这显然不是学术,而是典型的和稀泥的“哲学”。 上世纪钱梦龙先生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的“三主”导读教学模式,曾对当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钱梦龙指出:

7、“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以教师为主导”,钱先生解释说: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不过在后期,钱先生又开始怀疑自己的“三主”,他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我认为现在的语文学习有三多三少,凌空蹈虚的

8、人文感悟多了,生动活泼的人文训练少了;缺少智慧的重复训练多了,有个性有创见有合作的学习少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听的多了,自主、自在的语文表达少了。钱先生批评说:教师仍然以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为能事,偶为穿插些提问,也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而且大多属“教学圈套”,千方百计诱使学生“入我毂中,学生不是作“听客”,便是被一个个问题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