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视觉体制

现代性的视觉体制

ID:1695973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6

现代性的视觉体制_第1页
现代性的视觉体制_第2页
现代性的视觉体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的视觉体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性的视觉体制*马丁·杰(MartinJay),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本文译自《视觉文化读本》(1999)。[美]马丁·杰陆玲译有人常常声称比如见列菲伏尔《16世纪无信仰问题:拉伯雷的宗教》,格特里贝英译(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82),以及曼德罗:《1500-1640现代法国导论:一篇历史心理学论文》,霍尔马克英译(纽约:霍尔姆斯和梅尔出版公司,1975),在某种程度上,视觉在现代时期里占具主导地位,这一特征成为现代时期与其前现代前辈的分水岭,并且也有可能使现代时期有别于后现代的继承者。始于文艺

2、复兴和科学革命,现代性往往被认为完全是以视觉为中心的。根据麦克卢汉和翁格(Ong)的相似的理论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纽约:麦克格劳—希尔出版公司,1964);翁格:《词语的在场:文化史和宗教史序言》(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7);也见爱森斯坦:《作为变化物的印刷媒介:现代欧洲早期的传播与文化变迁》,第二卷(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随着望远镜,显微镜一类东西的发明,视觉被赋予了特权,印刷术的发明却进一步加强了视觉的这一特权地位。“知觉的领地也随之建立,是非反思性的,可见的和

3、定量的”,罗维:《资产阶级感知的历史》(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2),第26页。这句话乃是这一现象典型的总结。虽然,在这种普遍化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潜在特征是更偏爱其他感官,这种现象也很重要关于中世纪教会对视觉肯定态度的阐述,见米尔斯:《作为洞见的形象:西方基督教和世俗文化的视觉理解》(波士顿:灯塔出版社,1985)。与列菲伏尔和曼得罗海很有影响的看法相反,她揭示了在何种程度上中世纪时视觉并没有被广泛贬低。,但难以否认的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中,视觉的东西以广泛多样的方式占居着主导地位。不论我们聚

4、焦于哲学中理查德·罗蒂的提出的“自然之镜”这一比喻,还是福柯所强调的“监视的普遍性”,或是德波所悲叹的“景象的社会”,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9);福柯:《规训和惩罚:诊所的诞生》(纽约:温特杰图书公司,1979);德波:《景象的社会》(底特律:黑红出版社,1979)。我们都一再地看到,视觉作为现代主导感官的无所不在。但是,确切构成这一时期视觉文化的东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我们也许会问:现代是否存在着一个统一的“视觉体制”梅茨:《想象性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

5、,(布鲁明顿:印地安纳大学出版社,1982),第61页。(梅茨[ChristianMetz]语)?或者说,是否存在几个也许相互竞争的“视觉体制”?罗丝(JacquelineRose)近来提醒过我们,“我们以前的历史”并不是铁板一块的视觉空间,因为粗略看来,这一历史总是被认为含有其令人不安的阶段。”罗丝:《视觉领域里的性征》(伦敦:沃索出版社,1986),第232-33页。事实上,在现代时期是否可能存在着好几个可以辨识的(经常是以压抑的形式)这样的阶段?如果罗丝所说属实,那么现代性的视觉体制最好被理解为

6、一个竞争的领域,而非视觉理论和实践那和谐整合复合体。实际上,一些视觉亚文化的分化体现出视觉体制的特征。这些亚文化的区分使我们可以理解视觉某些方面的多重含义,这些含义现在才刚刚为人所关注。我要提出的这种新理解完全是现代视觉体制中视觉亚文化层级系统领域里一个激进转变的产物。在具体论述我所理解的现代时期那些充满竞争的视觉领域之前,我想澄清一点,我所陈述的仅仅是非常粗略的理想类型特征,这些特征很容易被看出破绽,因为与其努力接近的复杂现实相比,尚存在着明显的距离。另外,我并不是在论证,我为特定意图所区分的三个主

7、要的视觉亚文化,就穷尽了我们通常称为现代性的漫长而宽泛时期中可以发现的种种其他亚文化。不过,将会变得很清楚,这需要努力确证我不得已在有限篇幅内要阐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正确的。就让我从转向以下问题来开始讨论,即通常被称作现代时期主导的、甚至总体上霸权性的视觉模式。我们将这种模式等同于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上透视的观念和哲学上笛卡儿主观理性主义,为了便于讨论,简称为“笛卡儿透视法”,这种常常被认为与现代视觉体制本身等同的透视法,可以通过源自两位杰出的学者的评论来加以阐述。第一种说法是艺术史学家小艾文斯(Wil

8、liamIvins,Jr)在其著作〈〈艺术和几何学〉〉(1946)中提出的,他认为“已经历了阿尔伯蒂以来的五百年艺术史,其实也就是阿氏观点通过欧洲艺术家及人们缓慢传播的历程。”小艾文斯:《艺术与几何学:空间直觉研究》(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46),第81页。另一种说法来自被广泛讨论的理查德·罗蒂的《哲学与自然之镜》(1979),他写道:“在笛卡儿模式中,智力考察了基于视觉形象而塑造的诸实体……在笛卡儿的观念中locatedintheTomb,D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