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99773
大小: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0
《细胞因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几大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胞因子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几大类(二)根据细胞因子主要的功能不同分类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979年开始命名。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其它非单个核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以及炎症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凡命名的白细胞介素的cDNA基因克隆和表达均已成功,目前已报道有三十余种(IL-1―IL-35)。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 根据不同细胞因子刺激造血干细胞或分化不同阶段的造血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不同的细胞集落,分别命名为G(粒
2、细胞)-CSF、M(巨噬细胞)-CSF、GM(粒细胞、巨噬细胞)-CSF、Multi(多重)-CSF(IL-3)、SCF、EPO等。不同CSF不仅可刺激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增殖的分化,还可促进成熟细胞的功能。3.干扰素(interferon,IFN) 1957年发现的细胞因子,最初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因此而得名。根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IFN-α、IFN-β和IFN-γ,他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所产生。各种不同的IFN生物学活性基本相同,
3、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细胞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 最初发现这种物质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根据其产生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前者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后者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两类TNF基本的生物学活性相似,除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外,还有免疫调节、参与发热和炎症的发生。大剂量TNF-α可引起恶液质,因而TNF-α又称恶液质素(cachectin)。5.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transforming
4、growthfactor-βfamily,TGF-βfamily) 由多种细胞产生,主要包括TGF-β1、TGF-β2、TGF-β3、TGFβ1β2以及骨形成蛋白(BMP)等。6.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IGF-Ⅱ、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神经生长因子(NGF)、抑瘤素M(OSM)、血小板衍生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5、、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7.趋化因子家族(chemokinefamily) 包括两个亚族:(1)C-X-C/α亚族,主要趋化中性粒细胞,主要的成员有IL-8、黑素瘤细胞生长刺激活性(GRO/MGSA)、血小板因子-4(PF-4)、血小板碱性蛋白、蛋白水解来源的产物CTAP-Ⅲ和β-thromboglobulin、炎症蛋白10(IP-10)、ENA-78;(2)C-C/β亚族,主要趋化单核细胞,这个亚族的成员包括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C
6、AF)、MCP-2、MCP-3和I-309。ADCCADCC,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cytotoxicity)作用是指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IgG抗体可介导这些细胞发挥ADCC作用,其中NK细胞是能发挥ADCC作用
7、的主要细胞。在抗体介导的ADCC作用的发生过程中,抗体只能与靶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而NK细胞等效应细胞可杀伤任何已与抗体结合的靶细胞,故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NK细胞等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ADCC也作氨基酸脱氢酶的英文缩写。作用过程1、IgG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特异性地结合;2、之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借助其表面相应的受体与结合与靶细胞上的IgGFc段结合;3、活化的NK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细胞毒物质杀伤靶细胞;4、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抗体被肝处理。作用机制1、穿孔素、颗粒
8、酶作用途径穿孔素是储存于胞浆颗粒内的细胞毒性物质,其生物学效应与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类似。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胞内,导致细胞崩解破坏。颗粒酶就是丝氨酸蛋白酶,可循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形成的“孔道”进入胞内,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