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94462
大小:10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5-20
《内功反观内照横练功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反观内照是一项修养功夫,内醒者自明。人能反观自心,自然能找出与本源沟通的渠道,从而就会增加力量。看着念头来来往往,不加干扰,久之如水般宁静,自然清澈。当然有一些助力的方法,如念诵法,引导法。其实万法归一。法无高下,当机即可.反观内照又称“回光内照”、“回光返照”,简称“反照”或“返照”。佛、道气功通用术语。有狭义、广义两说:①狭义的“反照”,是指精神内视、内守。即把外向的精神反向于内,或意照窍穴,或历视一身,或观察内景,或无思无虑无所观照。《太上纯阳君了三得一经》:“回光返照中,神归炁穴里。”《仙佛合宗·真意》:“返
2、观内照者,返回其驰外之真意,以观照于内也。”《仙学真诠·丹事》:“夫回光内照者,非是指着鄞鄂所在而用意照之也,不过虚静以返神于内耳。盖凡人之心,每日只在外面驰鹜,凡外面许多机变巧捷,俱是神之光影,可见此神一向只照外边,自己一个身子都反不曾管顾。如今不用旁求近觅,只将照外边那个神收拾回来,放下外边许多机巧,一意收藏归内去,屏除许多杂思虑,这个便是反观内照。其实观无所观,照无所照,则亦未尝不观照。”②广义的“反照”,泛指通过静功的修炼而获得智慧明通,照见自己的“本来面目”;或曰“全用逆法”,“返求个天地未生之体”。《心学
3、·释》:“菩萨从来不离身,自家昧了不相亲。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章》:“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想,直空千动之轮回。……孔云‘知止’释号‘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返照二字,人人能言,未得到手,未识二字之义耳。便知觉之心,返乎形体未兆之初,即吾六尺之中,返求个天地未生之体。”自我保健按摩方法:1、“赤龙搅华池,天河水逆流”或叫“赤龙搅海”,就是其中的一条。“赤龙”即舌头,“华池”或“海”即口腔。就是说,在非饮食情况下,用舌头在
4、口腔内搅拌,使体内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为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晨起端坐床上,或闲时端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然放松肢体,排除杂念,闭目,合口,用舌先从左上牙床内侧转至右,然后,舌再从右上牙床外侧转向左;再从左下牙内侧转向右,又从右下牙外侧转向左,如此反复各搅81次。继之上下牙轻叩36次,用口中唾液鼓腮漱口81次。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3次,缓缓咽下。继之上下牙轻叩36次。持之以恒,可收到精盈、气足、神全的效果。古人称唾液为“华池之水”、“玉泉”、“甘露”、“琼浆
5、”,中国医库有“金津玉液”之美称。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活了102岁。宋代大文学家、养生学家苏东坡在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说:“每天用舌搅唇齿内外,漱练津液,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他认为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明代名医王蔡亦指出:“每朝早起啄齿漱口,唾满咽之”能使人耳聪目明延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
6、津常咽”。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道姑李诚玉1996年时已寿高108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中就有一条叫做“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2、摩肾俞。“肾俞”,是腰部的穴位名,在第二腰椎下两旁一寸半的部位,左右各一,中间是“命门”穴。它有补肾补虚功能,中医的“补肾”。这里摩擦刺激的,是从“肾俞”、“命门”到下边尾骨“长强”一带区域。3、摩丹田。“丹田”是小腹一个区域,还深入内部,又叫“下丹田”。这是人身精气之田,是修炼时结丹的部位。自古道家把摩擦刺激丹田区域,作为重要的补肾功法。腹部按
7、揉能保健养生。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苏东坡,善于自摩丹田养生术,并吟出过“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腹部按揉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或正座,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或肚脐下两寸)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81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81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
8、果。辅助1、叩齿叩齿疗法是通过上下齿有节律的叩击,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养生记》中有“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等语,随时随地可作,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口唇轻闭,有节奏地叩击上下齿,先叩两侧大牙30~40次,再叩门齿30~40次,每日2~4遍。2、鸣天鼓用两手掌按压耳孔,再骤然放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