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83291
大小:9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9
《000000db_邓晟-黄宇虹-医院药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肾性贫血及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黄宇虹1,2,何作瑜1,3,邓晟1*(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08;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2;3.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药剂科,珠海519100)摘要:肾性贫血指由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或尿毒症患者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其贫血程度往往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呈正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重返社会的可能性。近年来,对该病的致病机理、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各类新药的投入使用,对其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对
2、肾性贫血目前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临床关注问题及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肾性贫血;治疗;研究进展贫血是指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周围组织充分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30ml/min后,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并随肾功能的减退而加重,其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绝对和相对缺乏,慢性失血(反复抽血检查、血液滞留于透析器、胃肠道出血等)、红细胞寿命缩短、铁和叶酸不足、急性或慢性感染状态、铝中毒、严重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血红蛋白病等也应加以考虑。慢性肾竭(CRF)患者贫血发生机制除了红细胞生成素
3、(EPO)生成相对减少这一点较为肯定外,其余因素均有待研究。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ationalKidneyFoundationNKF)在2007年NKF-K/DOQI慢性肾脏病贫血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当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出现如下情况时,应该进行贫血的检查:①绝经期前女性以及青春期前患者血红蛋白小于110g/L(红细胞压积小于33%);②绝经期后女性以及成年男性患者血红蛋白小于120g/L(红细胞压积小于37%)。贫血的评价至少应包括以下检查:血红蛋白(
4、Hb)和(或)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参数;网织红细胞计数;铁的参数:①血清铁;②总铁结合力(TIBC);③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TIBC)×100%;④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需达到的目标为110g/L~120g/L(33%~36%),该目标是针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而非输血治疗的患者[2]。本文主要就治疗肾性贫血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临床关注问题及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简介。1促红细胞生成类的治疗药物1.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英文简称为EPO,由肾脏分泌产生,它可
5、与红细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促进红系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红母细胞成熟,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膜抗氧化酶功能,从而使红细胞产生增加。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于1989年(美国)和1990年(欧洲)应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rhu-EPO静脉注射初始阶段应使用较低剂量,50~100u/Kg,每周3次。若使用1月内,网状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增加,增加本品用量;若任意2周内血细胞比容增加>4%以上,减少本品用量;建议以血细胞比容达30%~33%或血红蛋白水平达100~120g/L为指标,调节维持剂量
6、,同时应个别测定最佳血细胞比容的水平。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在每次透析过程结束时即给予本品。皮下给药剂量与静注相同,但其血中升高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维持时间更长,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慢性肾脏病患者多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多项比较皮下和静脉方式给药的研究表明,皮下注射是有效的,且在多数患者比静脉给药方式更有效。因此贫血治疗工作组推荐首选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给药方式[3]。腹膜内给药剂量应大于等于静脉给药剂量。对于不伴有铁缺乏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应仔细查询是否存在非EPO缺乏引起的其它贫血原因[4]。纠正可逆性贫血诱发因素具有临床和经济上的意义。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7、也可引起如EPO缺乏一样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若无引起贫血的可逆因素或可逆因素已被纠正,仍存在贫血,EPO缺乏即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应使用EP0治疗贫血,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各种与贫血相关的生理功能异常,减少发病率和住院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4]。EPO长期使用可引起高血压,故慢性肾脏病患者均应监测血压,尤其是初始用药阶段。此外,在抗高血压治疗初始阶段、增加抗高血压药、或因Hb/HCT迅速升高减少EPO剂量时,也应控制与EPO治疗有关的血压升高[2]。1.2持续性EPO受体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