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78182
大小:2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7
《文物常用的鉴定术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物常用的鉴定术语: 口磕——器物口际胎釉,由于撞击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缺磕伤痕。 重皮——口部因受重伤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还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 毛口——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 毛边——口面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将其磨去一部或全部。 轧口、截口——器口和颈部已损伤,为求其美观、完整,将损伤部分截去后口部则露胎无釉(俗称“剃头”)。 冲口——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裂纹,长短不等。也有外冲里不冲的现象。 釉泡——釉面在烧制时出现的气泡。 鬃眼——釉面气泡在窑中熔融爆破后,未曾弥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斑点——釉
2、面出现多种矿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斑点。 缩釉——因胎面有油污,所施之釉未能全部附盖,而出现的露胎现象。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粘沙——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沙粒(一般多见于器足)。 磕伤——器身的某一部位,被其它物体碰撞而磕坏。 冷璺——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 片法纹——釉面上有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互相交错的细裂纹片。 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磨釉、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 失亮——器物釉面,因长期使用,经久磨损失去光泽。
3、 脱釉——釉面受盐、碱、酸的腐蚀,或入土受浸而到剥落。 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水碱——素釉器物长期埋入湿土内受水浸渍,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漫,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土蚀——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壤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亮。 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炸纹——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后,出现放射性裂纹(俗称“鸡爪纹”)。 炸底——器物底部偶因投放物件相击致伤,而形成的裂纹。 窑裂——胎体在室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裂纹。 足磕——器足部
4、位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度,触地发生撞击致伤。 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红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明、清官窑或新器都有作伪。 火石红——胎体含有矿物质,在不施釉的部位受火后自然泛出。现今景德镇复制的元、明青花瓷器,以新砂垫烧,或是入窑前新瓷胎的砂底受了潮,也会出现火石现象。 补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入火烧之。 补缺——器物破碎后缺少的部分,用石膏、铜、铝、铁、木、金漆、水泥乃至油漆和沥青补上。 配盖——用朝代不同器物的盖相配。 镶嘴流——壶流已消失,用其它壶咀镶补。 配腿——
5、香炉、马、兽等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而进行补配。 后刻阴款——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些不齐。原刻的字口,釉边有坡度并且光滑。 后作阳文款——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 漆彩画——器物破碎或有窑裂、炸纹,以彩漆绘纹饰将纹路遮盖。 镶金属口——器口已破,用金、银、铜、锡镶口遮芒。 新胎后挂——新胎剥去釉面后,作加彩釉地五彩的装饰。 复烧——二次入窑烧烤。 假出土——仿古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以期整新如旧;低温铅釉和五彩、粉彩、三彩等器,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有的还涂以红、黄土疤,
6、但一触即掉。 茶水煮——仿古作旧,常以土茶水煮,使器面上有红褐的茶锈痕。 烟熏——用香烟熏作旧,嗅之有味。 后挂彩——将唐、宋、元、明、清各代中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段,以混充旧彩器。2.一个曲面与另一个曲面相交所形成的交线叫做截口曲线!备注:曲面包括封闭型和非封闭型。比如肥皂泡属于封闭型曲面,碗型面属于非封闭型曲面!而平面是非封闭型曲面的特殊情况!注意也有交面的情况,但所形成的就不叫截口了,该叫截面了。 陶瓷器物口部因磕碰缺损,后人直接锯去部分器身,使口沿平整。 器件的口部或颈部因碰撞而损坏,而器身完好无损,为保持一定的观赏价值,将损坏的器口或颈部截去,修磨平整。参考
7、资料:1.百度百科、雅虎百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