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68056
大小:11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7
《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2、典型光路FFFF名称又名眼镜实物形状光学符号性质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填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
2、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2f幻灯机u3、v4、>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5、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⑸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6、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7、大。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3、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A图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8、成倒立缩小的像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7、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9、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8、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B.潜望镜C.凸透镜D.凹透镜10、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B.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C.成实像的是①②③D.成虚像的是②③④二、填空题1、改革开放30年来,淮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此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将器材放10、上光具座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v
4、>u放大镜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f是成实像和虚
5、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⑷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⑸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四、眼睛和眼镜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
6、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7、大。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3、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A图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投影仪
8、成倒立缩小的像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显微镜7、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
9、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8、下列器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凹面镜B.潜望镜C.凸透镜D.凹透镜10、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B.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C.成实像的是①②③D.成虚像的是②③④二、填空题1、改革开放30年来,淮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机、摄像机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拍摄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选填“虚”、“实”)像。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用此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将器材放
10、上光具座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