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

ID:9957880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6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_第1页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_第2页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_第3页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_第4页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前热身:诗歌知识小竞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用问题为切入口,想象诗歌的意境。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咱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感受了诗歌的魅力。也积累了不少名句。能背上几句吗?1、名句背诵。师:我还记得一句“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知道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相信大家对辛弃疾并不陌生,了解这位伟大的词人吗?2、简介辛弃疾,知背景:3、揭示课题:“稻

2、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遨游吧!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内容。)教师介绍黄沙道  黄沙,就是指黄沙岭。辛弃疾当时隐居在江西上饶带湖,那里有一个黄沙岭,高约50多米,深而且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灌溉农田十多亩。黄沙岭一带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很好(用学生积累的名句来引入教学,既可以巩固孩子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作者。通过资料,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辛弃疾,对理解诗词有一定的帮助。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领会诗人的心境。)二、初读诗歌,初步感悟。1.自个儿放

3、声读一读,读通、读顺诗歌,并拿起笔来断词,划出停顿。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师:谁愿意把诗流畅得读给大家听?生1师: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节奏。生2师: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楚。但是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了。老师来试一试。女生男生赛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班齐读,边读边想: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例如:生: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快乐的夜晚。师评1:你很能干,一下子看到了。师评2:谁能把话说具体吗?连续地说上几句,优美的语句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4、(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大地,鸟儿欢叫翻飞。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此处整合,意在铺垫当时的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从整体入手解读古诗,虽然部分学生对“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诗词的整体感知确实很重要,同时也培养学生在读熟诗歌后,有一个初步的思考。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时应体现语言的

5、梯度。)三、走进文本,读中悟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师: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在看着什么?听着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着什么呢?(课件1)先别急着回答,请大家再默默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提示:理解古诗,有什么方法?——借助工具书、注释等)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师:谁能大胆地说给大家听听?,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或想到的。2.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注: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交流)(1)随机解释个别词语。(课件2)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来到另外树

6、枝上。见:同“现”。茅店:乡村小客舍。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倒装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2)相机出示下列语句。(课件3)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生1:词人看到了明月当空,喜鹊正在枝头欢叫,惊飞……(随机出示句子)板书:看:(学生写)明月清风惊鹊鸣蝉听:(学生写)鹊声风声蝉声师:谁还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2师:明月无语,但流泻的是清幽的月光;树枝不动,但鹊儿飞起,引起枝儿摇曳;它飞到另外的枝头,甚至边舞边鸣。明月之夜,清风无言,但在夏日的夜半,徐徐拂来,令人神清气爽

7、;蝉儿一改酷暑的喧嚣鸣叫,或许是被枝的颤动惊醒,送来几声悠长而又凉丝丝的蝉声。)师:多美的月夜啊,词人深情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引读)师:多美的月夜啊,我们深深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师: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月落乌啼”的场面,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引:还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板书:闻:(学生写)花香听:蛙声人声A、此时此刻,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耳听着水国的骄子们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