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5440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生活实际充分感受并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生活中挖掘数学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往往把精力用于如何讲清课本内容上而缺乏根据创新精神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应遵循《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学龄特点和社会
2、环境实际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能提出问题、产生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熟悉的生活情境揭题引入。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揭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如: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在进行“利息”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过年—发压岁钱—存银行—得到利息”的情境引入又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
3、先让学生走进生活中修房子铺地砖的场境怎样设计才使铺的砖是整块也就是最节约这样既可引导学生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通过这样一些例子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并解决知识服务于生活这一难题。2.利用生活实际理解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但它却是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为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直观、形象、生动的生活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千克的认识”学生对1千克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先用秤称1千克的实物让学生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实物压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称水果时1千克的重量来感觉1千克的
4、重量。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际教学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结合生活事例启发理解。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比较困难。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启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以身边的生活实例为原型通过想象和联系加深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教学“连减法的简便算法”时学生对减法的性质难于理解。在形式上明明是连续相减为什么可以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这种从形式到内涵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于接受。因此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加以验证如:爸爸身上现有100元钱哥哥要去25元买书我要45元买玩具爸爸还剩多少钱我这样引导学生:我和哥哥都是在爸爸那儿拿到钱
5、我们两人先合起来看爸爸要拿多少钱出来这样把复杂的事情生活化、形象化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二、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数学是开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研究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怎样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应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如何引导呢?1.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积极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单从理论上讲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对于听故事十分乐意。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故事或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曹冲用船载同样的石块称出象的重量。2.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当今社会信息瞬间变化教学范围
6、应突破教材和教室更多地融入社会。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向学生提出一些调查任务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如:“调查本地人口土地面积绿化面积如果每公顷的绿化面积可吸收二氧化碳700千克放出氧气600千克。照这样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根据以上信息请你说说对城镇规划的看法。”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可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大大拓展学生的数学认识空间。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在生活中才具有灵活性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几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过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这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如:在学习“两数相差应用题”时我让学生
7、比较同学间的身高、体重了解水、电耗量计算所付费用等系列活动强化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注重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许多数学知识不但来源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而且要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其实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就蕴涵着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只要善于挖掘揭示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问题”时我结合少先队开展的“5.12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搜集了捐款班级、每班人数、各班捐
8、款金额、全校捐款数等有关资料然后根据资料编写成不同类型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如:某班平均每人捐多少元全校平均每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