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

ID:9951404

大小:4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6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_第1页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_第2页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_第3页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_第4页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危害与发生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紫云县穗颈瘟发生与危害原因分析穗颈瘟俗称鬼捏颈,一旦爆发成灾,损失较大。紫云县是穗颈瘟常发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70-80年代,叶瘟发生较普遍,80年代中后期至今穗颈瘟的发生频率高于叶瘟,每3~5年爆发一次叶瘟,2-3年爆发一次穗瘟。2010年全县穗颈瘟发生面积5524亩,共计损失稻谷480.225吨。1.危害概况1.1穗颈瘟发生区域据植保植检站、各乡镇农技站2010年9月1~12日调查统计,本年度穗颈瘟发生面积5524亩,发生区域:松山镇:同心、板香、团坡雅院组、枫香、摆纳、海子

2、、岜易、沙坝、大桥10个村、组,发生面积680亩;猫营镇:牛场坡、打扒河、狗场(茅草坝组)、新寨、沙坝(杨柳冲组)、龙场(白杨坪组)、普榨、猫营(新寨组)、把来10个村、组,发生面积460亩;水塘:长田(长田、交洞、卡榨、纳怀庆、那衣屯、庆口、麦子关、挂草鞋组)、猫场村(甲马朝、大冲、六桥组)、银山村(沟边、挂落组)、金山村(摆山、坪寨、卡呀组)、塘坊村(红关、牛角冲、牛眼井、打琅、南关屯组)、二关村(上坝、洗布、拐落、庆寨、大宝组)、羊场村(龙滩坡、毛龚组)、沙坝村(分水岭、落窝组)、落科村(狼

3、台、红屯组)发生面积1430亩。8猴场镇:黎明、冗瓦、曙光平寨、四合、大田、小湾、茶山、平坝发生面积805亩坝羊乡:红院村(湾榜组)、板桐、山嘎、平塘村,发生面积450亩板当镇:齐新、大地、克卜(小高寨组)、座马河、洞口、青塘、落麦村,发生面积580亩。宗地乡:大田坝、上下德昭、坝寨、猛坑村,发生面积380亩。四大寨乡:喜翁、晒瓦、新寨、卡色、卡哨村,发生面积187亩。大营乡:五星、打采、大云、百花、三合村,发生面积420亩。白石岩乡:干水井、幸福园村,发生面积62亩。火花乡:40亩。达帮乡:30

4、亩。1.2发病品种据调查及受灾农户反映,今年发生穗颈瘟的品种(组合)有中优117、内香优8518、中优9801、遵优3号、宜香1979、内香2924、中优7号、江优9527、中优608、中优158、香早优2017Q优6号、Q优5号、泸香615、中优5617、湘优109、两优662、奇优894共18个品种组合。其中以中优117、内香2924、中优7号、湘优109、中优608、中优158、奇优894七品种受害最重。1.3危害造成产量损失评估按我县水稻常年平均产量500公斤计算,2010年全县发生穗颈瘟

5、5524亩,其中产量损失15%的达5133亩,损失稻谷384975公斤8;损失30%的达140亩,损失稻谷21000公斤;产量损失50%的达125亩,损失稻谷31250公斤;量损失60%的达74亩,损失稻谷22200公斤;损失80%的达52亩,损失稻谷20800公斤;全年共计因穗颈瘟危害损失稻谷480.225吨。2.穗颈瘟发生原因分析2.1病原2.1.1病原菌我县是稻瘟病常发区、多发区,常发区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稻瘟病,上年发生稻瘟病的田块,由于病稻草处理不彻底,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稻草上

6、越冬,它是我县第二年诱发水稻稻瘟病的初侵染源,也是主要病原。种子带菌可引起秧苗发病,但由于药剂处理种子的技术已在我县推广,85~90%的农户已掌握并且应用实施该技术,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经药剂处理种子后已被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原菌已不是主要病原。病菌中不同生理小种致病性有明显差异,20世纪80年代初省内种植的水稻以常规稻为主,据贵州省农科院1978—1982年测定,全省稻瘟病生理小种为7群12个小种,ZG群为优势种群,全省糯稻、梗稻发病较重,籼稻发病较轻;1987年—1988年测定,稻瘟病生理种群由

7、7群12个增加为7群36个,田间优势种为ZG群,它给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面积单一推广的汕优63带来了极大的隐患,90年代初全省杂交水稻连续多次爆发稻瘟病;2001~2003年测定,田间优势种群为ZB群,共13个小种。82.1.2病菌生理特性病菌菌丝发育温度8~37℃,最适温度26~28℃,分生孢子形成萌发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25~28℃。分生孢子在干燥的状态下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贵州省各地均可安全越冬。据浙江省农科院测定:草堆上干燥病草中的菌丝,一年后仍有60%的存活,草堆内部干燥

8、病草上的分生孢子次年4~5月仍然能够存活。2010年我县农户种植的中晚熟品种,田间穗颈瘟表现症状的时间为9月上旬,中晚熟或晚熟品种穗瘟出现的时间为9月中旬。2.2 病菌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稻草或种子上越冬,病稻草是主要菌源。冬后气温回升到15℃以上,湿度80%以上,露地堆放的病稻草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它是引起周围秧苗或成株期水稻发病的初侵染源,秧田发病的稻株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再次侵染。2.3病害症状及类型2.3.12010年我县大部份田块主要是发穗颈瘟,少部份田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