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ID:9936312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6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4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为奇葩风格各异——席慕容与龙应台的比较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吴巧兰指导教师刘心【摘要】席慕容与龙应台均是台湾当前著名女作家,在人们思想上都曾刮起一阵旋风,给人们带来精神慰藉,树立人们新的思想观念。本文试两位作家的出生背景,写作风格,艺术形式手法,思想根源,对世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关键词】席慕容;龙应台;背景;写作风格;艺术表现形式目前,在台湾当代文学中,女性作家占了相当分量,如施叔青、廖辉英、袁琼琼、李昂、张晓风、朱天心,席慕容,龙应台等等。她们才华横溢,成绩斐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真正在台湾文坛上顶下“半边天”。而在这些女作家中,有两个是笔者尤其喜欢的,一个是龙应台,另

2、一个是席慕容。一个冷峻犀利,一个清新浪漫;一个降于寒门,一个出生贵族。两个迥乎不同的人,写出的文字同样令人侧目,深叩心扉,激起读者的共鸣。一、颠沛流离,深感无根——出生背景比较席慕容,出身于蒙古贵族,书香世家,但是生逢乱世,几岁就跟着父母颠沛流离,飘落台湾。对于从未见过的故乡有着深深的向往,并且随着年岁逐增这种对于根的苦苦追寻更加执着,她说:“我是蒙古人,对于和自己民族有关的种种,很早就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爱惜的心情”。身为贵族,她为自己的出身自豪,保留着贵族的自尊心,但时代变迁,贵族没落,是她无法改变的,所以她的文字充满了伤感与留恋的色彩。席慕容在一次采访中曾说她自己从小就处在一种混

3、乱,或者说慌乱之中,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她总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她说:“后来我才逐渐明白,因为我没有生长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我是插枝而活的人。”而龙应台也有这样的流亡背景。她的父母是在随战败的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时才生下她的。她当时身边都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而周围的同学对她“另眼看待”,叫她外省仔。更悲惨的是她比一般的外省人更没有根,因为她的父亲是个乡下警察,工作经常调动,所以龙应台总是在刚适应一个地方时又开始搬家。因此,她在给大儿子安德烈写信时冷静分析自己的身份:“终其一生,也是没有一个小镇可以称为‘家’的,我是永远的插班生,陌生人。”她还说:“我永远是在外面看主流的人。”时代之

4、剑切断了她们和传统、宗族的连接,让这两个女性悬在半空,有着深深的无根感。二、清新如风;犀利如刀——写作风格比较席慕容是位作家,诗人,散文家,还是一位画家,她的作品灵动清新,如梦如幻,真诚娟秀,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被称为“诗歌散文派”,洗涤人们的心灵。在她的作品中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矫揉造作,只有一种自然平常的生活中真实的一面。读她的作品宛如初春的微风轻轻拂面,宛如在品一盏幽香的清茶,宛如在听山间的一泓清泉缓缓流淌,诉说着她对爱情,青春,生命,乡愁的思索。如她最喜欢的诗《山路》:“你说那坡上种满了新茶/还有细密的相思树/我好像答应过你/在一个遥远的春日的下午”,给人一种清新的画意之

5、感。又如她最有名的爱情诗《一棵开花的树》:“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树的伟岸挺拔与爱情的缠绵温柔似乎并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可席慕容却另辟蹊径,把一个女孩百年的等待化成为一棵开花的树,给人一种异样的空灵。她写了伤感,伤感之后还有一种乐天知命的自我安慰,一种平静后的淡然。在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爱情的时代她还坚信爱情的纯真与美好,这与她的生活背景有关。她是在一个“被宠坏和被保护的环境里”(《七里香后记〈一条河流的梦〉》)成长起来的。她说:“在现实生活里,我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因为有深爱着我的人的支持,我才能如此恣意地成长,想画就画,想

6、写就写,做着对一个好人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我要承认在今生,我已经得到了我一直盼望着的那种绝对的爱情,上苍的一切安排原来都有深意,我愿意沿着既定的轨道走下去,知恩并且感激。属于我的爱是这样美丽,我的心中怎么能不充满诗意?”随着年岁增长而在血液里沉淀的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命的蒙古血统让她在1989年踏上故乡的那刻仿佛获得新生。自此之后,她作品的内容开始转变为族人、土地、山川。但是让人记忆犹新的仍是她的那些爱情诗。犀利如刀说的是龙应台。人们给龙应台的定位是:作家,思想家,社会批评家。前面提过龙应台在台湾属于“外省人”;她留学到了美国,又成了来自不发达亚洲的“外籍学生”;等她回到台湾时,

7、又成了有留洋背景的“海归”;到了大陆,她又是“台湾作家”;去了香港,又提醒自己香港的事情并不全懂,虽然她已经在给香港政府纳税。或许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对于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敏锐的新鲜感,也激发她的批判精神。因此她的杂文热烈如火,犀利如锋,一针见血,用独特的视角在看似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找出本质联系,用锋芒毕露的文字,挖掘出现象背后的心态和观念,达到批评的目的。利如挥剑般地无情解剖和抨击世界的不合理、不如意现象。在台湾,她批判人类懦弱自私: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