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

ID:9933103

大小:9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5-16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_第1页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_第2页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_第3页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_第4页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艾灸内科疾病治疗经验(实践篇)       艾灸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肯定,深受历代医家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艾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日趋衰落的现象。其实,用艾灸疗病,效如桴鼓,余深感艾灸疗法之神奇。现将一些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经验作如下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内科疾病    感冒感冒是感受风邪而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俗称“伤风”。临床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一般病程3~7日,病情较轻。但发病率高,几乎没有人未患过感冒,且易反复发作,还常与某些传染病初起症状相混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但病情较重,有很强的传

2、染性,儿童与老人易感,是冬、春季多发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艾灸方法是:点燃一根艾条,将燃着的一端悬在皮肤上,距离以自己能耐受艾条燃烧的温度为宜。刚开始艾灸距离可以远一些,习惯之后距离可以缩短。接下来移动艾条,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多停留一会儿,再沿眉毛到太阳穴,这样反复多次,直至灸到皮肤潮红。这是艾灸的一种手法,叫温和灸,对皮肤没有伤害。这个过程中鼻子不是有很热的感觉,反而应该感觉有些凉,这才是灸透了。此时的效果最好,基本是一次搞定。   选穴:大椎,风池,曲池,足三里。   操作:温和灸:以艾条施灸,每穴15—20分钟,每日1—2次,3~6次为1个疗程。 

3、   中暑   中暑是由于夏令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高湿度的特殊环境中停留时间较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突然头昏出汗、发热口渴、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甚至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神昏抽搐等。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夏令暑热过盛,或处于高温环境过久,由外感暑热之邪所致。   选穴:大椎,风池,合谷。   操作:温和灸:以艾条施灸,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3~6次为1个疗程。    咳嗽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痰声多同时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恶寒发热、咽痛等为主。中医学将其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

4、感咳嗽多发病急,病程短,咳声重;内伤咳嗽则发病较缓,病程长。   选穴:大椎,膻中。操作:温和灸:以艾条施灸,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说明:风寒咳嗽配外关;风热咳嗽配曲池。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具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以寒冷季节或天气突变时发病较多。哮与喘在症状表现方面有所区别,哮证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为特征,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二者每见同时并发。哮喘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   选穴:大椎,中脘,命门。操作:温和灸:每穴可灸5~10分钟,每13或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

5、程。   说明:由于本病多发于寒冷的冬季,应重视冬病夏治,不失时机以灸法巩固疗效。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咳嗽为其主要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细菌与病毒感染而致。中医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多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本病初起时常有喉痒、干咳等症状,1~2日后,咳出少量黏液或稀薄痰,以后逐渐转为黄脓痰或白黏痰,并伴发热、畏寒、头痛等,可持续2~3周。   选穴:大椎,膻中,足三里。  操作:(1)温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2次,5~10次为1个疗程。(2)隔姜灸:艾炷如枣核大,每穴5~7壮,每日1次,7~10次为1个

6、疗程。胃痛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经常反复发作疼痛为特征的病证。由于痛及心窝部故又称“心痛”、“胃心痛”、“心腹痛”。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胰腺炎等疾病,常出现胃痛症状。   本病症是由于胃酸以及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制造的保护性黏液失衡所致,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情志不舒畅,肝气横逆犯胃,过食生冷或饮食不节,食滞内生热,饥饱失常,脾胃虚弱,或外感寒邪犯胃都可以导致胃脘痛。   本病以剑突下疼痛为主,胃溃疡多为餐后上腹正中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上腹部偏右痛,肝气犯胃见胃脘痛,两肋涨闷,嗳气吐酸,肝火耗伤胃阴,入食易痛,口干苦,吞酸、便秘,寒邪犯胃胃脘痛

7、,畏寒喜暖,得热则减,痛有定处,入针刺刀割,脾胃虚寒症见胃痛隐隐,喜暖喜按,遇凉加重,受凉劳累易发病。   艾灸治疗以行气解郁,补脾温中,和胃止痛为主。   艾灸治疗主穴:   1、中脘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