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32851
大小:3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6
《麦卡锡主义的阴魂不散及对中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麦卡锡主义的阴魂不散及对中国的影响美国自由平等吗?当今,40岁以下的人基本对决定中美关系的麦卡锡主义不太了解。在抗日战争罗斯福当政期间,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长包瑞德的带领下的第一批九名成员,他们代表美国军方和政府,肩负着进驻延安、开辟与中国共产党直接联系通道的使命。负着美国政府赋予的特殊使命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开始了美国官方与中国共产党长达三年的正式交往与合作。 美军观察组的建立,与两位年轻的美国大使馆外交官谢伟思和戴维斯和史迪威有关。1944年1月,戴维斯和谢伟思通过不同渠道,同时
2、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内容相似的正式报告,建议向延安派遣常驻军事和外交人员。霍普金斯知道美国政府已经准备同中国共产党直接接触,于是他立即将戴维斯的报告上交给罗斯福。由于戴维斯的报告有效地启动了美军观察组的准备工作,戴维斯被一些美国史学家称为“美军观察组之父”。美军延安观察组的起源,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是一定要提到的,他就是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1944年5月,罗斯福接见了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是美国总统短期内第二次在白宫接见这位毛泽东的朋友。这次谈话使罗斯福更加坚定了与中
3、国共产党接触的决心。6月份,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他是美国建国以来访问中国的最高在职官员。21日,华莱士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向延安派遣美国使团是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在美国的压力下,经过重庆、延安和美军三方面协调,这个使团被正式定名为“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简称“美军延安观察组”,代号“迪克西”使团。 美军观察组要抵达延安的一个月里,毛泽东又多次亲自过问了接待美国观察组的准备情况,并亲自到延安机场视察安全保卫工作。可见毛主席对美国是重视的。这次航行比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破
4、冰之旅早了近三十年。 作为美国驻华使馆的二秘的谢伟思,显然是负有政治使命的。因此,毛泽东在席间问谢伟思道:“美国是否有可能在延安设立一个领事馆?”谢伟思回答说,这有一些实际困难,首先是在这一地区的美国人太少了。毛泽东还对谢伟思说,如果战争一结束观察组就撤离延安,那将会是国民党打内战的最危险的时刻。在延安时期,谢伟思在访问中共的抗日根据地时惊奇的发现,日军侵占中国大半河山,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后方弥漫着浓重的悲观情绪的同时,中共根据地的军民却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强烈的反差给他留下了深
5、刻的印象。谢伟思在呈给国务院的报告里写道:“我们一行所有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我们似乎来到了另一个国家,见到了不同的人民。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气氛是如此的截然不同。无论官员还是平民,都坦诚相待,非常友善,没有任何的装腔作势和繁文缛节。延安没有警察,士兵也很少见到,没有乞丐,没有极端的贫困,这里祥和宁静。然而在重庆,警卫森严,人们如临大敌,场面异常紧张,奴颜婢膝的丑态到处可见。”鲜明的反差让谢伟思大发感慨:“我们全力支持的政权(蒋介石政权)的表现和我们发誓要消灭的敌人(日军)是如此雷同;而我们从不予支持的中共
6、却又与我们美国人自己这般相象。真是不可思议!” 谢伟思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政府提出了建议:在援助国民党政府抗战的同时,也应给予中共以支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尽快打败日本,也有利于和中共建立建设性关系。蒋介石在战后必然发动内战,而内战的结果一定是中共获胜,中共并非苏联的附庸,完全是中国现实造成的土生土的革命势力。 许多年后,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科林出版了他在延安拍摄的大量珍贵照片,谢伟思在这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们这些美国人在延安见证了正在孕育的新中国,我们认识到,美国人和中国人可以也必须一起工
7、作。美军观察组正在延安顺利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然而在重庆,驻华美军最高司令长官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却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史迪威他随即向华盛顿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即由他本人亲自去一趟延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洽谈军事合作。消息通过美军观察组转递给中共中央后,毛泽东立即对史迪威表示了真诚的欢迎与期待。然而,史迪威已经没有去延安的机会了。10月18日,史迪威突然接到华盛顿的正式命令,要求他48小时内离开中国。史迪威无奈地叹道:“斧子终于砍下来了。”在重庆的最后两天里,他还抽出宝贵的时间,去向他尊敬的宋庆龄
8、告别。 史迪威是1919年就来华工作任武官,并跑遍了大多数的中国农村。对中国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深痛恶绝,对中国人民的水深火热生活是十分同情。 美军观察组撤离延安时,毛主席是有信件交观察组捎往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总统的突然去世,彻底改变了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关系。起决定性的事件就是美国制造的“《美亚》案”,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