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32098
大小:78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16
《第三届医道会(一)道不孤 必有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届医道会(一)道不孤必有邻第三届民间医道会,孙曼之老师总结发言。各位同仁,各位朋友,还有各位道长好!医道会一年一次,已经开了三届。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我很感动。咱们这个会议确实比他们主流学术会议高级的多了,确实是,素质也要高很多。这几天的会议,我感到很震动,我觉得不管是学术素质,还是出席会议的人的素质,都是出类拔萃的。这几天,咱们这个会议出现了很多精彩的发言,比如说三七生老师, 他几乎是我们中医的精神领袖。我觉得就是如此。曾经有人批评三七生,我说:“你可以批评,但是你不要忘记三七生是我们中医的启蒙人,如果没有三七生老师,就没有最近这十几年来中医出现振兴
2、的这个波潮流”。 三七生老师的这次发言也很精彩,特别他最后谈论的痛风病机、治疗,谈阴阳,我过去没有听他说过,我今天一看,他不管是内容还是分析,哎呀,真是一个好老师,确实是个好老师。 再,我还注意到,咱们三七生老师还有一个特点,我发现他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还在学习还在探索还在进步。他谈了很多问题,比方说他这次强调关于阳气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三七生老师他是咱们火神派的一个主要人物,他过去文章多数是倾向于这方面,但是这次三七生老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回顾,做了一个新的阐释。他一再指出:补阳的问题其实就是应该用甘味,那就是说,补阳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用辛热,辛热只是救
3、逆之用。从生理,从阴阳的性质来说,应该是甘味的问题。何谓甘味的问题?就是柔味养阳,我的理解和三七生老师很相近。《内经》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你要知道这一句话的前提是“阳气者,”不是说邪气,对吧?我们老说阳气的重要性,那么阳气,《内经》说它是精则养神。它是最精华的、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最精华的那一部分它是养是神。最柔润的那一部分它养的是筋,柔润是什么意思?应该说柔和润就已经包含了阴的意思。所以说在人的生命中没有单独存在的阳气,没有和阴分离的阳气,分离就不是阳了,就是成死物,就成死阳了。在运动的过程中,阳气是柔的,我们不要忘记,阳气里面是含着阴的,单说
4、阳气,阳气多么的重要啊,重要得简直和我们头顶上的太阳一样,离开了阳气我们一分钟都不能活,这个话原则上是对的,但是只是这样说就有一点偏执。三七生老师这次说到这一点,我特别的欣赏,我觉得我们在这一点上是达成了共识,我当然很高兴的。就这点上来讲,说明三七生老师还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和他一样地与时共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是我最大的感慨。 再一个我特别感动的是刘力红老师。因为前一天在聚友会年度论坛上,我和梁冬对话,他老说的那个他感兴趣的湿热的问题,他觉得我说的热的危害,他没听说过,所以他就老问这方面。问了以后,刘力红老师他就落下这个印象。然后我们吃饭的时候,
5、有人就说“你们可以交流”,刘力红老师就说,“哎呀,他是寒我是热的,怎么交流啊”,,我说:“刘老师你误会了,这是梁冬他提问偏到一边了,其实不是这回事。我是以伤寒论起家的,”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语言,有了共识。我又说:“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即将要出版的《伤寒论讲稿》,这比我所有的那些医案那些评析都重要。学生们一进门我就强调,《伤寒论》是首先要学的,学完了才能上临床,这是指导我们进行临床的理论基础。”我和刘力红老师在私下交流了好多次,在交流中我发现刘力红老师很有特点。他知识广博,他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其实是什么都知道,很脚踏实地。他问我是怎么学医、怎么的教
6、学,我就介绍了我的情况。我说:“我认为中医的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就在于临床。没有疗效就没有一切。所以,我这几十年来一心扑到临床上,什么都不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说:“那你怎么学呢?”我说:“《伤寒论》是我学习的基础。”他说:“那么《伤寒论》你怎么学,你怎么和临床挂钩。”我说:“我看了《伤寒论》的各家注释著作,也看了很多的医案,但伤寒家没有可以值得我们可以用心学习的医案。”刘力红老师出乎意料地说:“是啊!这确实是事实。”哎呀,这一下,我都觉得,他怎么还能这样的客观地看问题,真是让人钦佩!我又说:“《伤寒论》注释大家不少,但是他们的医案比较少,没有一个思路的连
7、贯性。医生的一生总会治一些难治的病,治好了我就把它发表出来,这就是我的成就,我说这对于后学没有意义。因为他不知道你的思路,你日常这个思路。你不是看的一个病,你治好了这一个,再来一个,也和那一个医案一样,能不能都治好?这就有一个思路问题。伤寒家们的医案都有这个问题,不足以学习,没法学习。”他说:“那你怎么学习的?”我说:“张文选编了一本书叫《叶天士用经方》,厚厚的一大本,这是最近这两年里一本挺不错的书。”刘老师说:“哎,我经常不看新书。张文选这个人,我好像是听过这个名,他是好像在陕西哪儿”。我说:“那可能是他当研究生的时候你接触过他。后来他到南方,然后又到北京。
8、刘老师又问:“那本书是什么内容?”我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