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

ID:9923285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5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_第1页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_第2页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_第3页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_第4页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主题活动提出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卫生公共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小区附近、道路两旁、主要公共场所都安放了垃圾桶,还专门有环卫人员管理、打扫。按理说,城市、农村的环境会焕然一新。但是,现实却不容我们乐观。在我们周围,还能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垃圾。就拿我们所处的大石岭乡来说,我们学校附近随时能看到废纸、塑料袋满天飞,学校围墙外仅管设有垃圾桶,但人们不是把垃圾倒入垃圾桶,而是都倒在垃圾桶外。在乡村的小溪、水井内随处可看见废气的瓶子、油纸袋、废纸等,小河内有时甚至还有死猪、死猫、死狗,不少小区内

2、还能见到垃圾堆积现象,不少家庭还有许多废弃的电脑、电视机、手机、电池尚未处理现象。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生力军,从小让他们调查、了解目前周围的环境现状,有利于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做好环保宣传员,为建设文明、整洁的新校园、新农村作出贡献。二、设计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这次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

3、展。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这次实践活动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活动预期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垃圾的种类,了

4、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2)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能力目标:(1)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2)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3)培养收集、处

5、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3.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活动过程设计】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一)具体任务: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方案,准备实

6、施。(二)活动时间:第一周至第二周课内1教时(三)活动过程:1.看图片揭题同学们,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日趋在改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身边还存在着有许多垃圾,影响着市容市貌,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请你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垃圾?看周围的垃圾图片,为了整治这些垃圾,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我们将研究哪些子课题?3.集体交流,确定要研究的子课题。以调查的地点不同(家庭、工厂、学校、社区)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研究。参考子课题(1)每

7、个地方有哪些垃圾?(2)垃圾的种类(3)垃圾的来源(4)垃圾的危害(5)治理垃圾的好举措4.建立课题小组,各小组设计研究方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由组合课题小组。(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研究方案。5.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一、具体任务:(1)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垃圾产生原因以及治理措施。(2)在调查中,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口语交际和其他综合能力。二、活动时间:课外2-3周三、活动过程:准备工作:1.学生以调查的地点不同(家庭、工厂、学校、社区)分为四个小组进行研究。2.各小组作好分工(摄影,记录、联络等)3.联

8、系工厂,组织参观厂区环境。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作适当的指导。5.按组设计好调查表格,并分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调查过程: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垃圾。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