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21391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5-15
《返还型与消费型保险该选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返还型与消费型保险该选什么?返还型与消费型保险该选什么?返还型与消费型保险该选什么?返还型与消费型保险该选什么? 返还型与消费型哪个更划算,这是个问题。 在各色各样不招人待见的保险中间,重大疾病险的人气总是居高不下。这八成与我们的动物本能有关。 谁让这个世界总是带给我们不安全感呢,环境污染、高辐射、工作压力……还有那涨价不眨眼的医疗费。韩寒在《鲁豫有约》里也说,吃一个苹果也会中毒。 保险精算师们差不多已经被列入最恐怖的职业,他们总是对各种概率精于计算。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将重大疾病险变为附加险也离不开精算师的功劳,这意味着,你就算只想要
2、个蛋,但还得捎上主险这只鸡。毕竟在国外看来,重大疾病险与意外险没啥区别,得个癌症与被车撞一下同样糟糕。 得癌症是很简单的事—这是和你领取保险费的程序来比较的—但是要是谁在这个当口去领取保险,那就复杂了。 投保人最好在此之前和保险顾问们把这个事弄清楚,但是和顾问们讨论问题往往是你开始还明白,但越讨论越糊涂。 返还险一定更合算? 我们尽量把它说得简化一点吧,关于大病的保险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返还型的大病保险,这种保险就是要投保者年年交钱,除了能保证在你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寒而栗的病之后能拿出点钱给你安慰之外,在一定时间后如果你身体健康,保险公司
3、还会返还给你数额不小的现金;另一种不返还的大病保险只是能在你得病时帮你出医疗费,但如果你不得病,现金就归他们了。 乍听起来当然是返还型的大病险比较好,这还用问吗?这有点像两个人和你借钱,一个人会在若干年后把钱还给你,而另一个人却无影无踪了,你会把钱借给谁呢? 当然一个保守的理财者,首先不会借给人钱,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你还是把钱借给准备还钱的人吧。但是,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如果忘了钱的时间价值,也就是价值投资一直强调的复利,那么财富就会在可预测的未来产生重大偏差。 时间会给借钱带来什么效果呢?比如说在1980年甲借给
4、乙500块钱,并且约定今年还钱,500块钱在2010年的购买力只相当于1980年的二十分之一,这么算起来在1980年甲把钱借给乙的时候甲损失的价值是500-25=475块。丙也向甲借钱,借了250块约定这钱就不还了,这样甲只损失了250块。这么看起来还钱的人比不还钱的还要奸诈。 保险在偷偷用你的钱 具体到现在买的保险产品上呢,比如两款大病保险产品,消费型的每年交900块,缴费20年,能保障到60岁;而返还型同样保障的保险,每年要缴费3500元,如果你没有得病,那么在你60岁的时候还要返还你10万元。在这两种类似产品中,为了最后获得返还金额
5、,返还型保险要比消费型保险每年多付出2600元,那么这个投资算式就应该是: 假设2600(1+x)29+2600(1+x)28+2600(1+x)27……2600(1+x)10=10万最后得出的x≈ 这么算下来,假设一位30岁的投资者,如果每年用2600元投资,连续定投20年,在60岁时想获得10万块的收益,这个投资者就要在这30年里获得%左右的收益率,%的投资水平很难获得么? 在过去的20年,投资中国股市的指数获得的平均收益是16%—这是个约数,因为在20年前中国股票市场还没办法进行指数投资呢。更稳定的债券市场呢?%的投资收益率大概是
6、比较短期的国债的收益率,如果一个投资者定期投资20至30年的国债,收益率可以达到5%左右—所以如果保险公司收了那些返还型大病险投保人的钱,然后再把它换成两份,一份是900块,用作投保人的风险拨备和运作这件事情的费用;另一部分呢,他们悄悄地投资了长期国债,在若干年后只要国家不倒闭,他们就可以从长期国债的收益里拿出一部分给投保人,然后把中间的差价归自己,这么算来,保险公司贩卖同样保额的保险,返还型的比消费型的更要多赚一份国债收益差额,而实际上,我怀疑他们就是这么干的。 作为一个智力还算正常的投资者连续定投20年,在30年后获得10万的收入是比较
7、容易的,而且大概率事件是,在长期的投资中如果这个投资者常看《第一财经周刊》并且具有一般的投资成绩,其投资的收益会达到15万左右。最基本的办法,投资者也可以自己去买长期国债,而根本不用通过保险公司。 买管你到死的保险 问题结束了么?好像还没有,比如我的一个从事保险的朋友就给我出过一道选择题:A先生,45岁,他在续交大病保险时有些忐忑,因为他……在此那个朋友给我列举了这个A先生种种健康上的问题—供选择答案是:1、他不需要增加保费;2、他需要增加保费50%3、他需要增加100%的保费。我以我有限的保险知识猜测是答案3,但那个朋友告诉我应该是答案
8、4,保险公司拒绝和A签订保险合同。说到这,那个朋友哈哈大笑,因为他戏弄了我这个伪专家,而我却冷汗直冒:A先生才45岁,也许他还有大好前程,保险公司就对他说“你去死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