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

ID:9918478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5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校对:刘文迁土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50题,共75分,第II卷为51-52题,共25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I卷(本卷共计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5分,共计75分)1、《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

2、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2、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B.棉C.毛D.麻4、5月,广东省南澳县海域又发现一艘明代的沉船“南海二号”。考古工作者从该船上整理出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中不可能有()

3、A.大量白银货币B.粉彩开光花尊C.五彩镂空云凤纹瓶D.精美的棉布船帆5、《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6、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同学扮演了汉朝时期的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①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夜市”比较繁华,②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③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④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

4、特产。上述甲同学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7、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取决于它的()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经济基础C.主流价值观D.传统思想8、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9、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

5、、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1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1、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

6、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12、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13、小波在

7、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14、“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西交流的加强D.世界市场的形成15、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

8、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