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901579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4
《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 目: 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一、前言部分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国企产权改革,MBO的热潮正席卷而来。催生上市公司MBO运动的大背景和根源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收缩所引发的国企产权改革。MBO即ManagementBuy-out(管理层收购)的英语缩写。在这里,Management的含义是经理、管理人员的意思,统称为“管理者”;Buy-out是指通过购买一个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shares)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情形。由此可见,MBO是指管理者为了控制所在公司而购买该公司股份的行为。在中国,MB
2、O的主体不仅仅包括高层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甚至员工,因此,更多人将MBO直接翻译成“管理层收购”。本文主要针对管理层在收购过程中转让股价的定价、公司管理层的融资渠道和公司后续发展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对于MBO的研究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公司分支机构,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重组本公司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经济从属性制度安排。德安杰罗等最早对美国的MBO进行实证研究,发现MBO的目标企业一般多为中小企业,而且
3、大多发生在成熟行业,如纺织、零售、食品加工、服装以及瓶装和罐装等软饮料。近年来,国外的MBO才在新经济中的高新技术企业里实施。MBO使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大大增加,增强了他们提高经营业绩的动力。实证分析表明,股东财富的变化与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在某种意义上,MBO也是一种金融新技术。DavidCitron(2001)指出,在国外,管理层收购和杠杆收购的作用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他们认为高杠杆能有效发挥管理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效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高杠杆会导致财务困境,但管理层仍然有可能改变这种困境。管理层收购在国外还被当作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原苏联
4、和东欧国家私有化过程中,MBO也是操作性最强、效果最为明显的方式。随着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广为实施,MBO在国外中小上市公司中得以普遍使用。MBO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了一个创造和积累个人财富的机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热烈欢迎。同时,它也有利于目标公司绩效的提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也充分证明,MBO在降低代理成本、激励内部人积极性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国内对MBO的研究1、中国MBO现状徐士敏(2003)指出,MBO即ManagementBuy-out(管理层收购)的英语缩写。在这里,Management的含义是经理、管理人员的意思,统称
5、为“管理者”;Buy-out是指通过购买一个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shares)来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情形。由此可见,MBO是指管理者为了控制所在公司而购买该公司股份的行为。在中国,Management不仅仅包括高层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甚至员工,因此,更多人将MBO直接翻译成“管理层收购”。李勇(2008)指出,中国式的MBO大多是将一个实际上由个人经营的国有式集体企业摘“红帽子”改制成为一家民营企业。在这场争先恐后的“摘帽”运动中,企业当下的管理层有机会成为最大的受益人,他们和资产接触最频繁,而给予他们的内部价格很有可能低于净资产。但即便如此,任何一个资产超
6、过千万规模的企业,就不是他们那点积蓄所能负担的。企业经营者普遍收入不高,自筹困难,向银行借贷和发行企业债券都必须绕过法律障碍。以至于有说法称,早期的MBO案例中管理层收购用的钱,也只有地下钱庄敢借出,管理层大多对收购资金讳莫如深。因此,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层收购。2、管理层收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吴越(2010)提出,我国的管理层收购目前存在收购主体的合法性、收购定价和融资等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能否解决融资问题是管理层收购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价格远远超过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导致管理层往往只能支付总收购价款
7、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的资金缺口需要由融资来弥补。在国外,得益于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和丰富的金融机构,经理人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高收益率债券(垃圾债券)而获得大量资金。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单一,可利用的金融工具十分有限,融资环境无法满足收购行动对巨额资金的需求,这必然导致融资风险。刘芳(2009)指出,在管理层收购的实际运用中,管理层收购审批机构往往只将净资产价值作为真皮的底线,以净资产价值为依据的定价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部分管理者借管理层收购之名侵吞国有资产之实,但是一个企业的价值最主要还是要根据其未来成长性来决定。以净
8、资产价值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