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90479
大小:7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4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j]》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者按:教师作为学校的生力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事实上,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是否拥有它自身的发展空间,并能在全国诸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该所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是一个关键性的评判标准。当然,由职业院校培养并输送到社会上的毕业生质量优劣或水平高低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生源的差异,学生性别、个性特征的差异及各个学校软、硬件方面的不同等等。但是,作为直接面向学生并影响学生的教师却对学生的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任何一位正在或者都将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领导、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或者工作人员都
2、不难理解。因为无论再好的办学理念或政策,如果不能通过教师切切实实地付诸到学生层面上,那么诸多的新理念好政策,也不过就变成了该校发展史上的空“热点”,终将不能为学校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力量。如今,我们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并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热潮中稳步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建,作为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个热点,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精神,为了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树立改革示范,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使高等
3、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以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同时兼顾地区、产业、办学类型等等因素,选择100所左右定位准确、办学条件好、社会声誉高、产学结合紧密、改革突出、辐射能力强的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五年,使院校在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带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如何使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大潮中获得迅速发展,并尽快实现学院的预期目标,教师则起着举足
4、轻重的作用。为此,《职教参考》“教师关注”栏目将陆续以不同专题或精品文摘的形式,提供国内外关于教师方面一些好的思想和经验,希望能为我校的发展献上一份微薄之力。(图书馆王雪兰)14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叶小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职业地位。一、概念演变——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以往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基本上是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鉴于此,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以专业发展代替教师教育或培训。近年来,又从人力资源管理
5、中引进“生涯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充实了“教师培训”的含义。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指出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因不同追求而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转变,强调的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专门职业的从业者,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并强调从适应岗位的要求或具备一般的工作胜任能力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的转变过程。二、目标取向——从“经师”到“双师”这里的“经师”特指具有一定资格从事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在于强调理论知识和
6、一般技能的养成,培养的是只会讲知识而不能有效运用知识的“经师”,只懂理论不懂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情况又客观上承担着教师角色的人,有的教师虽有专业基本技能却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在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上无底蕴可言。正因为以往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偏狭,导致培养的教师质量和整体素质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基本标准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呼之欲出,成为新型职教师资的基本形态。三、知识基础——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14在过去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中,注重的是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教师专业的发
7、展异化为教师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而学的过程。与强调学术性知识的获得性不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回归对教师个人知识的重视,这里的个人知识倾向于是一种在特殊活动中通过体验、理解、感悟所形成的实践性知识,它包括了个体经验,又超越了个人因循守旧的观念,而走向对自身实践行为的反思。因此,这里的实践性知识渗透了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表现为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理性判断和选择的主体作为。教师成长需要的是这样一种实践智慧,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来不断发展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关于自我的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及批判反
8、思的知识。四、培养模式——从“双元”到“三元”以往,适时延长教师的职前培养年限,实行“专业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