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864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3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呼唤“打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呼唤“打假”●刘如山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线教师观念的变革。课程改革了,课本变化了,而执行课程、执教课本的教师的观念的改变却非一朝一夕就能今是而昨非的。很多“新课堂”,其实仍是用旧方法来教新课本;很多“新教法”,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就像旧社会的妇女裹小脚,裹脚布缠惯了,一旦放开,反而不会走路了。教师的观念滞后,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假货”。表面来看,它们都是新课程的产物,是新理念下的新生事物,但就其实质,还是旧的教学理念,不过是换了个外壳而已。结合实施新课程几年来在县内外听的近千节课来看,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课中至
2、少有十种“假货”,兹列于后,冀和同仁一起认清它们的真面目,还新课程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其一:主体不明确。新课程的课堂,最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主体非主体,主导非主导”,简单地说,就是变相的教师主体、学生受体。传统的课堂是教师把知识讲授给学生,现在是教师引领着学知识,本质没有什么变化。学生似乎动起来了,但课堂的程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设置,是在假设学生不理解知识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的。表面来看是民主了,让学生有机会发言了,其实“师道尊严”的观念还处处可见。学生的发言在“预设”中,正中下怀;发言在“预设”外,不加理睬;发言涉及到教师的威信,颇为不快。还有的地方规定:上课教师讲解不
3、超过15分钟,剩余的时间都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其实又是一种形式主义。以谁为主体,不能单纯看谁说的话多,而是看在教师的眼中,教学是否为学生服务。课上完了,不仅仅要学生总结学习的过程,还应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甚至可以让学生给这节课、给老师、给自己打个分。课是上完了,真的上成功了吗?和学习本课前相比,有真正的提高吗?由于科学的课堂评价不健全,这些都很难得知;即便是及时评课,其中“掺假”的成份也不可低估,往往恭维话连篇,商榷语难觅。其二:启发不到位。“不悱不恻,不启不发”。“启发”本身是没错的,但我们见到的“启发”,很多还是“预设式提问”,挖好“陷阱”让学生往里跳,
4、课堂教学方式本质上还是以灌输为主。“问题”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问题设置”这个教学设计环节可以甄别课堂到底是新课程中的“真课堂”,还是“假课堂”4。如果教师的问题仅是让学生回答出设定好的答案,这就要好好考虑其价值了。例如,某位知名度较高的语文教师的一节公开课,问了不少问题,学生似乎也被启发了,主动思考了,其实思考的几乎全是属于定论的问题。原先是老师讲:作者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某某,现在是问题设置:作家是谁?身份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意义。当然,一些属于常识的定论问题也是必要的,但这位老师的课堂上一共问了16个问题,15个问题答案是惟一的。其三:互动不真实。学习的过
5、程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缺少了所学知识在生活大课堂中的应用,课堂学习必然是没有生命的。学习兴趣的调动是“互动”的前提。学生没有浓厚兴趣,课堂是不可能真正“互动”的。很多习惯于“教参式讲法”的教师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他们理解的“互动”,不过是诱导学生说出预先设定好的答案,很少有根据学生的回答而“生成”新的问题的。学生学习方式以接受为主。很多学生习惯于“听话”,没有养成主动思考和参与的习惯。新课程要求他们自己动起来,这对于有学习惰性的学生短时间内是不容易接受的。一些教师习惯于男
6、女生比赛,课堂很热闹,学生的兴趣表面激发了,但往往激发的不是求知的欲望,而是男女生之间的不服气。笔者在无锡听过七年级一节作文指导课,执教的女教师打扮得花枝招展,一上堂便向:“同学们,老师今天漂亮吗?”学生回答不响亮,她又问:“老师到底漂亮不漂亮?”直到学生的回答让她满意为止。课后评课时执教者介绍说这样做是为了促进互动,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生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充其量是一种文艺场上的煽情”。其四:合作是预设。有没有合作精神姑且不论,会不会合作是前提条件。审视我们新课程中的课堂,所谓的“合作”,大多还是过去的“小组讨论”。课堂合作的时间,多是学生聊天休息的时间。传统课堂很难
7、看到学生活跃的场面,像一个“私塾”;而新课程实施以来,“私塾”变成了“自由市场”,温度有了,深度却没了,学生活动被动而无序。其五:情境随意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特别提倡教学情景的创设,并把它作为首要条件提出来。一些教师课前放几副图片,看几个动画,设计几句导语,以为这就是在创设情境。这是对“情境”的片面理解。情境是贯穿始终的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参与、合作、探究、建构的思想折射,是学习与应用的密切联系。有了合理的情境,师生才能产生“共鸣”,教师才能很快融入学生的世界,学生也才能正确接受教师的指导。其六:媒体成点缀。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