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ID:9880773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3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1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3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4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1引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列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在“五个统筹”之中。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

2、、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本文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出发,在简要阐述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性建议,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分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建立资

3、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进行分析。2.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与经济矛盾的需要众所周知,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它们的永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1亿

4、亩,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7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从而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些矛盾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必须尽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2

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总是稀缺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

6、威胁——是相背的,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六强之列,在未来20年里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这种增长还是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前提的,从能源角度看,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几乎是目前所有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的总和。因此,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是一种以资源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加剧,难以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进

7、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经济目标,同时,作为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非常强调发展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