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

ID:9879834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3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_第1页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_第2页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_第3页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_第4页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王翔(福建工程学院经管系,福建福州:350014)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许多传统体制下的制度安排需要被摈弃。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制度障碍的基础上,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等五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筑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制度体系。关键字:城镇化;制度;对策;创新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在根本上会受到工业化和制度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中,工业化是通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集聚而促进城镇化,而制度则是通过对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2、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探寻在这一历史巨变中有关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以期构筑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镇化制度体系就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传统体制下我国城镇化制度及其局限1.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纵观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无一不是广大民众追求新生事物、追求财富积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但是,在传统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垄断了资源配置的权力和机会,国民都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参与经济活动,没有任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权利和机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剥夺了广大人民积累财富的权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

3、低效率,城镇化被限制在了狭窄的渠道之中。2.重工业化为核心的投资体制决定了一系列不利于城镇化的制度安排第一,重工业超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限制了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中国传统工业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下。第二,为增加对重工业的投入,尽可能降低城市建设投资,把城镇建设标准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还通过提高设市、镇建制的标准,减少市、镇个数,从而达到减少城镇建设投资的目的。第三,由于实施重工业化战略,所需要的劳动力偏少,不能满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需求,因此建立了相应的封闭型户籍管理制度、城镇就业制度及社会福利制度,限制农村

4、人口进入城镇。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城镇化制度体系创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重工业化为核心的产业战略阻碍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就应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行政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图1)。[收稿日期]2006-05-24[作者简介]王翔(1980-),男,汉族,湖北随州人,经济学硕士,助教,福建工程学院经管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户籍制度创新就业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财税制度创新城镇化制度体系创新图1我国城镇化制度体系创新1.户籍制度创新在所有的制度障

5、碍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无疑是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安排。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是一种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户口管理制度,导致了城市与农村相互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迫切需要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创新。(1)尽快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户籍法我国的经济是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应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充分自由地流动。要打破阻碍城乡间人力资源流动的壁垒,就应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户籍法。新的户籍法要适应新形势,在人口流动政策方面,赋予公民迁徙和居住自由的权利,允许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

6、民工获得城镇户口;在人口管理制度上,以公民身份证制度取代户口制度,身份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身份证上的号码也是公民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一出生就确定,并且终生不变。(2)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改革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不是要取消户口,而是要取消户口限制。从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来说,就是要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彻底切断户籍与福利待遇的联系,消除户籍制度背后的种种权利不公,实行城乡户口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就要通过改革,使我国的户籍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形成户籍管理由以行

7、政调控为主转为以经济调控为主,国家立法规范、社会经济调控、个人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户籍管理新机制。2.就业制度创新在长期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已积淀了庞大的农业剩余人口,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更是如此。要加快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就业增长,维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各种合法权益。(1)确立“就业优先”的工业化政策基本取向“就业优先”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发展用人少的高科技产业不予考虑,相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带动能力强的关键行业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以及核心技术产业,国家要大力支持其发展,但对多数普通

8、行业和一般产业领域,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原则。在不降低效率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采用先进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