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

ID:9849962

大小:43.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2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_第1页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_第2页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_第3页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_第4页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陈建新内容摘要:在当代背景下探寻儒家伦理思想对弘扬廉政文化的渊源意义,为避免将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些负面论述作为渊源盲目继承,引发在渊源继承上的悖论,必须摈弃“血亲至上”、“三纲至上”、“私德至上”等传统糟粕,大力继承儒家传统的“仁爱礼信”、“正心诚意”、“修身慎独”、“舍生取义”等积极思想,“为政以德”、“民为邦本”及重民尊民等儒学观念,使儒家伦理思想能够在当前的时代氛围中,持续焕发普世性的生命力。批判地继承儒家伦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要传承儒家伦理思想中“政即是正”的思想,弘扬

2、“为官要正”的廉政文化;要传承儒家伦理思想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弘扬“以民为本”的廉政文化;要传承儒家伦理思想中“慎独自省”的思想,弘扬“清廉自守”的廉政文化;要传承儒家伦理思想中“知耻即勇”的思想,弘扬“明德知耻”的廉政文化。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廉政文化批判继承一、廉政文化在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中存在的悖论-13-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伦理思想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可以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传统智慧支持。然而廉政文化在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悖论,这些悖论成为继承儒家伦

3、理思想以弘扬廉政文化不可逾越的思想障碍。在当代背景下探寻儒家伦理思想对弘扬廉政文化的渊源意义,为避免将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些负面论述作为渊源盲目继承,引发在渊源继承上的悖论,笔者赞同刘清平先生提出的将传统儒家理论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加以重组的理论构想(1),从而通过儒家伦理思想的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重构,对廉政文化的弘扬作出渊源意义的贡献。悖论一:“血亲至上”还是“仁义至上”?孔孟确立的儒家伦理基本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血亲情理”精神,即不仅赋予血缘亲情以“本原根据”的终极意义,而且赋予它以“至上原理”的崇高地

4、位,从而将血亲情理视为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必须遵循的最根本的法则。在先秦社会宗法血亲礼制结构的历史背景下,孔孟儒学首先确立了这种“血亲情理”的基本精神。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并且把“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实质内容统统归结为“事亲从兄”。不仅以一般原理的形式清晰地肯定了血缘亲情的至上地位,明确主张“事亲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而且通过一系列具体命题——如“父子相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子之间不责善”、“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等,明确要求人们在血亲团体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出现冲突的情况下,

5、应该“舍己以取孝”、“舍仁以取孝”,从而凭借至上的血亲团体利益压抑和否定派生从属的社会群体利益,以致最终陷入了一方面试图以血亲团体利益作为基础实现仁义至上的社会群体利益、另一方面为了维系至高无上的血亲团体利益又不惜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深度悖论(2)。-13-悖论二:“三纲至上”还是“群纲至上”?在古代社会中央集权统治结构逐步形成的历史背景下,以及由于受到法家思潮的冲击影响,荀子以及秦汉儒学在某种程度上察觉到上述悖论所造成的血亲团体性与君臣团体性之间的张力冲突,因而提出了“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6、、“大义灭亲”、“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等“三纲至上”的主张,试图矫正孔孟儒学以血缘亲情作为惟一至上原则的负面弊端。不过,就其实质而言,他们提倡的高于“从父”、“事亲”的“大义”,并非普遍群体性的社会公义,而是宗法团体性的“君臣有义”。结果,秦汉儒学着重汲取了先秦法家的有关思想,明确要求把“君为臣纲”置于“父为子纲”之上,强调在“忠君”与“孝父”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该“舍孝以取忠”(而不是像孔孟儒学伦理那样主张“舍忠以取孝”),但却没有根本否定血缘亲情在人的整体性存在中的根本至上地位。所以,他们不仅没有真正消

7、解孔孟儒学伦理的上述悖论,反而通过提倡“三纲”,进一步突显了这个悖论的深度意蕴,集中表现在:他们凭借特殊性的君纲至上、父纲至上、夫纲至上,压抑和否定派生从属的普遍群体性,尤其是强化了传统儒家在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所谓“独尊儒术”),从而把本来就包含着浓郁政治性意蕴的孔孟儒学,改造成一种旨在为古代社会统治集团服务的政治伦理学说,以致最终陷入了一方面试图以君王利益作为基础实现“群纲至上”的社会群体利益、另一方面为了维系至高无上的君王利益又不惜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深度悖论。悖论三:“私德至上”还是“公德至上”

8、?-13-随着古代社会中央集权统治结构的逐渐巩固,以及由于受到道家和佛禅思想的冲击影响,以程朱陆王为主要代表的宋明儒学,进一步察觉到上述悖论所造成的冲突。因而,他们试图矫正孔孟儒学伦理以及秦汉儒学伦理凭借血亲团体性和君臣团体性压抑否定普遍群体性的负面弊端。不过,他们却没有根本放弃血缘亲情至上的儒家伦理精神。在他们看来,人类伦理生活的根本内容,主要就是人们在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