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

ID:9847850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2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_第1页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_第2页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_第3页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_第4页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超越一,在艺术风格上的继承从某些角度上看,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戏剧在艺术风格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例如理论界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古希腊戏剧的冲突模式是强调人与神的冲突,莎士比亚戏剧的冲突模式是人与人的冲突;所以古希腊的悲剧都是命运的悲剧,而莎士比亚的悲剧可以归纳为性格的悲剧。但是追根究底这一说法的根本依据很大一部分是古希腊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在题材来源上存在差异的关系。古希腊悲剧,除了《波斯人》等个别例外,其余的几乎全部都是取材于荷马诗系的神话和英雄武士的传说。而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创作,除了《仲夏夜之梦》、《爱的徒劳》

2、,其他全部都取材于国内外《编年史》、传记作品、当时和过去的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民间传说等。由于古希腊戏剧多取材于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自然其中的主人公同时包含着处于强势地位的神与略居劣势的人(通常是王公贵族和英雄们),那么表现神与人的冲突便很顺理成章了;而莎士比亚的创作尽管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却多是取材于客观的现实历史传记故事,这些故事里几乎没有什么神,那么冲突多也只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这个貌似的不同之处——即题材来源的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又恰恰是一个相同之处——都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却都反映了当下鲜明的时代精神。这一点和古希腊戏剧及

3、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环境不无关系。古希腊雅典建立了奴隶主民主的城邦国家,经济繁荣,军事强盛,政治生活活跃,政府积极鼓励戏剧演出,把剧场作为对市民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年春季都要举行盛大的戏剧比赛,给剧作家评奖。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剧作家们需要大量的剧作来应付频繁演出的需要,于是不得不面向过去,从神话传说中攫取题材进行加工改造,借以解决急需。同时古希腊戏剧的名剧作家都是在盛大的戏剧比赛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的,作家们以自己的作品能在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祭祀演出中获奖为一种无尚的光荣。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古希腊剧作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

4、剧作。这些剧作从表面上看取材于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是神与人的冲突,是命运的悲剧,但是在主人公向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与英雄主义思想却正好回应了公元前5世纪的时代要求和奴隶主民主制的需要。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虽取材于神话却曲折地反映古典时期民主派和专制派的斗争;而《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以及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古希腊戏剧实际上是在瑰丽多姿的神话传说的掩映下融汇着时代精神的(政治、心理、宗教等内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莎士比亚

5、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英国戏剧艺术在学习民间艺术和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基础上,其发展达到高峰期。戏剧演出,不止在城市兴旺发达,还遍及乡村小镇;全国各种剧团也有如雨后春笋,这就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态势:谁能不断更新演出剧目,提高演出质量,应和现实的要求,贴近人们的兴趣,谁就可以赢得观众。而赢得观众,就意味着剧团有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莎士比亚是一位身兼股东、演员、导演的剧作家,是剧团不断连续演出所需剧本的主要供给者,这就势必要求身兼数职的莎士比亚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作品来。所以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题材来源多是现成的历史传记小说故事,然而其作品又必须确保体现着鲜明的

6、时代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才能吸引到观众的支持和追捧。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虽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号以“历史剧,喜剧时期”,“悲剧时期”和“传奇剧时期”,然而其实这些时期的分化正说明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和时代的脉搏是血肉相联,息息相通的。1早期(1590-1600)历史剧、喜剧时期这是莎士比亚思想和艺术的形成时期。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王室跟工商业者及新贵族的暂时联盟尚在发展,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国势大振。这使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

7、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1597)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虽然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而死,却换来了两家宿敌的和好,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2中期(1601-

8、1607)悲剧时期这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时期。这时英国农村的“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