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33706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公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公示一、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二、推荐单位意见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团队是上世纪50和60年代开始培育建设,经历了“一五”、“七五”和“九五”三代大科学工程建造,建成了亚洲能量最高的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依托该装置在新同位素合成、放射性原子核高精度质量测量和重离子肿瘤治疗等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服务多学科的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基地。该团队掌握了先进重离子加速器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技术,研发了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超导离子源、建成了国际上新一代
2、电子冷却装置、建造了以放射性束流线为代表的一批实验装置,运行着代表国家水平的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该团队首次合成了30种新核素(包括两种超重核素),在丰质子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首次测量了30多种短寿命核素的质量、提高了50余种核素质量数据精度,保持着国际同类装置上质量测量核态寿命最短和测量精度最高的世界纪录,基于储存环的原子核质量测量研究在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被评为国际领先;国际核质量评估中心于2013年移至近代物理所,权威发布核质量数据,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该团队开展了重离子治疗临床试验,建成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
3、离子肿瘤治疗示范装置(国际上最大的医疗设备),获得国家新产品证书,为保障国民健康做出重大贡献。开展了航天和国防领域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单粒子效应实验检测,保障了我国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利用辐照诱变培育了多个作物新品种和新品系,优选的甜高粱已在西部推广种植约125万亩,形成了甜高粱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该团队在面向重离子科学基础前沿、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发挥着重大作用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很高的学术声誉,使我国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从“紧跟”走向“并行”、并在
4、一些方向上实现了国际引领。该团队是一只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高水平“国家队”,已成为我国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持续发展的一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推荐该团队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三、项目简介重离子科学与技术致力于研究核层次的物质结构、研发重大变革性核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国必争的科技战略高地。在1950和60年代,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了国家“一五”大科学工程“1.5米经典回旋加速器(SFC)”,提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所需关键核数据,培育了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1970年代初,在原子核存在极限、宇宙中化学元素起源、
5、基本对称性检验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牵引下,世界科技强国启动了一批大型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项目。根据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于1973年不失时机地组建了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团队,升级改造了SFC使其具备加速重离子的能力,开创了我国重离子科学研究领域,建造了国家“七五”大科学工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SSC)”。SSC于1988年运行后,开展了新核素合成和辐照效应等研究。基于SFC和SSC,原国家计委在1991年批准成立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2008年建成了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重点开展了不稳定原子核高
6、精度质量测量和重离子肿瘤治疗临床试验等研究。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打造了国际一流的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综合研究基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近代物理研究所,高度评价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的水平和能力,肯定了该团队取得的成绩。目前,该团队核心成员3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973首席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15人。该团队中3人获国际人才奖,3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形成了素质优良、专业齐全、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7、”。已经或正在承担着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专项、2个基金委创新群体、3项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和大科学装置开放研究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在2015年,建议的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由发改委批准立项。该团队与国际上数十家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每年互访约400余人次,运行着科技部建立的国家级优秀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该团队核心成员数十次受邀在大型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上报道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形成了优势研究方向,使我国重离子物理与应用研究从
8、“紧跟”走向“并行”、并在一些方向上实现了国际引领。大型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设计、建造、运行:历经半个世纪,建成了由三代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